為爭“地盤”致人傷 悉心調解化干戈
作者:王茂云 錢海惠 發布時間:2014-09-17 瀏覽次數:543
爭地盤,乍聽之下讓人第一時間聯想到黑社會,但這回的爭地盤卻不是這樣,事情是怎么回事呢?近日,東臺法院就處理了這樣一起糾紛。
家住東臺某村的王奶奶因病不幸去世,家中親戚提議,外村從事靈車生意的張某價格便宜,而且距離家中也近,遂與張某聯系,雙方談妥了價格,張某也按約開車將王奶奶送去到了殯儀館。可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在張某返回途中,一輛靈車攔在了他的面前,該車的車主李某氣勢洶洶地指責張某,說這個村的靈車生意都被他包了,這是他的地盤,在政府那里他也是備了案,質問張某為何搶他的生意。張某也毫不示弱,表示做生意是買賣自由,我能攬到活那是我的本事,還說以后有生意的話他還會繼續來。雙方你一言我一語,開始相互謾罵,繼而揪打在了一起,眾人忙將兩人拉開,可這時張某卻發現自己的眼睛受傷了,周圍的人忙將張某送到醫院治療。
經住院治療張某痊愈了,可他心里的氣卻無法消除,認為是李某將他打傷,故一紙訴狀,將李某告上法庭,要求其賠償自己的損失八千余元。
來到法庭的李某對張某的受傷也覺得委屈,覺得這件事李某也有錯,他不應跑到自己的地盤來搶生意,自己當時確實太沖動,不應與張某揪打,但自己為此也受了些小傷,同意適當賠償。
鑒于這種情形,承辦法官并沒有立即開庭,而是先組織他們分頭進行庭前調解,可雙方都堅持己見,因差距太大調解一時陷入了僵局。無奈之下,法官宣布開庭,開庭結束時已臨近12點。眾人都準備離開法庭,考慮到本案的實際情況,承辦法官再次挽留住雙方分頭進行調解,希望他們都站在對方的角度出發,諒解對方。在法官不懈的努力下,李某表示,自己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確實沖動,態度強硬,自己存在過錯,并向張某誠摯道歉,而張某也表示自己也存在過錯,如果雙方好好協商、溝通,這件事也不會鬧成這樣,最終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李某當庭一次性賠償張某四千余元,兩人當庭握手言和,并向承辦法官表示由衷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