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一家旗艦店聲稱自己所賣的是貂絨毛線,一男子看中后下單,一次性購買了3千余元的黛貂毛線。收到貨物后,男子根本就沒拆開淘寶店家郵寄給他的包裹,而是將這個包裹作為店家賣假的證據,他寫好訴狀,將這家注冊在無錫的毛紡有限公司告上法庭索賠“退一賠三”。近日,江蘇省無錫市北塘區法院審結了這起糾紛,雙方當事人調解結案。

 

20145月,陳池(化名)在瀏覽第三方交易平臺淘寶時,發現無錫一家毛紡有限公司所開的旗艦店正在售賣一些號稱含有貂絨的野生黛貂毛線。陳池說,他有朋友在質檢部門工作,他詢問朋友后得知,現在貂絨根本就不存在,更不要說野生黛貂絨了,這些商品根本不可能是網頁上描述的野生黛貂毛線。陳池說他不放心,又親自到相關纖維檢驗機構咨詢,得到的答復也是現在根本就不存在貂絨。

 

陳池本身就是一名職業打假人,發現這家旗艦店所賣毛線與廣告不符后,527,他一口氣下單購買了價值3006元的60卷黛貂毛線,直接寄回東北老家,并告誡老家的親屬收貨后不要拆包裹。第二天,陳池的親屬收貨后,他當天就寫好訴狀并向無錫市北塘區法院EMS郵寄了訴狀,要求這家毛紡公司退回全部貨款,并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予以三倍賠償。

 

717,北塘法院開庭審理了這起案件。被告毛紡公司的代理人確認了陳池購買貨物的真實性,但他們指出,陳池并非普通消費者,而是一個職業打假人,他們從司法裁判文書網站上搜索到了陳池為涉及的類似案件20起,足以證明他不是普通消費者,甚至他所提交的涉案包裹也不排除弄虛作假的可能。

 

在法官和原被告雙方的共同見證下,北塘法院當庭打開了這個包裹,仔細檢查包裹的外包裝和貨品后,最終毛紡公司承認了此包裹確實是由該公司寄出。但他們對于陳池“貂絨根本不存在”的說法予以反駁,他們向法庭提交了該公司從國外進口貂絨的正式批文。

 

陳池進一步提出,毛線中所標明的貂毛、羊毛的含量與實際不符,他申請對毛線做成分鑒定。此外,他還要求對毛線是否符合廣告上所稱的技術標準進行鑒定,逐一檢測該標準中所列的幾十項標準。

 

聽完陳池的陳述,毛紡公司代理人臉色陰沉,他們表示,原告起訴的金額并不高,但涉及的鑒定費用高昂,而且他們對于毛線能否完全符合幾十項標準心里沒底。經過考慮,他們表示愿意調解。最終,雙方在法院的主持下達成調解,毛紡公司支付陳池10000元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