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潘和小杰今年12歲,本是好鄰居、好伙伴。然而近期兩家人卻因一把玩具槍鬧到了法院。原來在今年寒假期間,潘潘因成績進步得到了父母的獎勵——一把可以打出塑料子彈的仿真玩具槍。因為是假期,父母上班后,潘潘便拿著玩具槍和小杰像脫韁的“野馬”一樣在小區里玩起了“殺人”游戲。在玩的過程中,潘潘提議讓小杰作為“活靶子”供自己練槍法,小杰覺著冬天穿衣服很厚,也就答應了。沒想到潘潘沒打幾下就出事了:子彈打到小杰的嘴上硬生生打掉了兩顆門牙。由于已過了換牙期且傷及牙根,兩顆門牙再也無法長出來,這將對小杰個人形象及日常生活帶來不利影響。向法院訴訟時,小杰已花費訴訟費1.6萬余元,據鑒定機構介紹,這種情況下后續治療、裝假牙的費用可能超過10萬元。潘潘家里經濟并不寬裕,在法院的調解下,雙方家長達成調解協議,潘潘父母先行支付目前已發生的醫療費用,后續費用等實際發生時再支付。“本來想著30多塊錢一把槍買個孩子開心,沒想到付出這么大的代價。”在法庭上,潘潘的父親既愧疚又懊惱。

 

小指南:暑期往往是玩具銷售的黃金期。一些不法商家為了迎合小孩子的需求,往往會推出一些有安全隱患、功能“強大”的玩具。對此,一方面家長要明辨是非,不給孩子購買這些玩具;另一方面要加強安全教育,引導孩子養成不將武器“矛頭”對人的良好習慣。

 

不該去的地方不去:

 

受戰斗片的影響,許許多多的小孩都喜歡玩玩具槍之類的玩具,特別是一些小男孩,他們總喜歡模仿電視里面的鏡頭,但是這無形中給孩子帶來了不小的危險。

 

中小學生往往用零花錢購買玩具槍甚至仿真槍互射玩耍,危險性較大,建議家長和學校加強教育,不要讓悲劇破壞了暑假的歡樂。

 

法官提醒:

 

如今玩具槍支的仿真性非常好,很容易造成人體受傷,因此不建議家長給孩子挑選玩具槍等危險性極大的玩具作為禮物。如孩子一定要購買,家長在挑選時也一定要注意子彈的材質。另外,家長一定要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該案例中所發生的孩童之間用子彈“對射”的現象應嚴厲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