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晚上都做噩夢,我也不知道究竟輸了多少錢。每次,我都對自己說,這是最后一次,撈回本我就不干了。”在泰興法院第一法庭上,28歲的小黃不斷地重復著這些話。

 

小黃來自江蘇南通,18的個子,英俊帥氣,有一個美麗的妻子和美滿的家庭。201112月,他來到泰興某公司上班,很得領導的賞識,半年后被調至上海辦事處,負責上海、安徽、河南三地的銷售工作。獨自一人在上海,空閑時間比較多。一次偶然的機會,小黃接觸了老虎機,還賺了幾百元。他覺得這個賺錢的方法不錯,從此頻繁出入類似場所,一發(fā)不可收拾。開始的時候小黃用的是自己的工資,到了12年下半年,他輸的錢越來越多,工資已是入不敷出,借的錢也很快輸光了。心有不甘的他盤算著要翻本,找人借也不合適。想來想去,他決定先將客戶的貨款挪作賭資,等賺了錢再還上。從133月開始,他利用工資財務制度上的漏洞,先后挪用資金125萬余元,僅上交公司21萬余元,剩余的103萬余元全都被老虎機“吃”掉了。

 

20142月,小黃帶著6萬元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

 

“凡事要考慮后果,尤其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學會把持自己,‘毋以惡小而為之’。”法庭上,主審法官對小黃進行了訓誡教育。

 

據了解,法院將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擇期進行宣判。

 

法官說法:近年來,游戲機翻新速度不斷加快,從最初的啤酒機發(fā)展到翻牌機、老虎機、蘋果機,再到現在的捕魚機、大白鯊、連線機等,科技化程度高、娛樂性和隱蔽性強。一些好逸惡勞者寄希望于賭博暴富。他們抱著僥幸心理,過于相信自己,加上游戲機賭博大都經過偽裝,擺出一副給參賭者送錢的樣子,使那些有投機心理者自動上鉤,而實際賭博中幾乎不可能實現理論上時刻存在的大贏幾率,可刺激著賭徒,使其逐漸上癮,不竭追求暴富的機會,而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