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鉛筆被侵權 進貨不慎小本經營賠大錢
作者:徐宇紅、李軍 發布時間:2014-07-18 瀏覽次數:694
“中華”品牌鉛筆,自1935年誕生于上海,至今已經歷半個多世紀風雨,是該行業著名品牌。目前該品牌的商標專用權由老鳳祥股份有限公司擁有。
假冒“中華”品牌鉛筆,被置于超市貨架
2013年1月,老鳳祥公司發現在常熟地區的江蘇某超市及旗下連鎖超市中,出現銷售涉嫌假冒“中華”品牌的鉛筆。該市工商部門在接到老鳳祥公司情況反映后,立即對該市涉嫌銷售該假冒品牌鉛筆的超市進行了突擊檢查。經過對3萬多支“中華”品牌鉛筆的檢驗,共發現了300多支涉嫌假冒“中華”品牌的鉛筆。為維護企業合法權益,老鳳祥公司將江蘇某超市及旗下共計15家連鎖超市,以及其余四家涉嫌銷售假冒該品牌鉛筆的零售點,共計19家銷售終端告上了法庭。2014年3月,常熟法院知識產權受理了這一批侵害商標權糾紛案。
超市無辜,假冒鉛筆哪里來?
審理中,原告老鳳祥公司要求涉案銷售終端立即停止侵犯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的違法行為,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而被告江蘇某超市提供了該超市“中華”鉛筆的上游供貨商蘇州某商貿公司的特約經銷商證書、“中華”鉛筆質量檢測報告和供貨商開具的增值稅發票,證明該超市作為銷售商,以確保了商品是從正規渠道購入,并且已經盡到了對于商品質量的審查義務,而對于批次中混入了少量假冒“中華”鉛筆的情況該超市并不知情,同時認為經過工商局查處,他們也在各連鎖超市內對侵權商品進行了下架處理,目前侵權行為已經不存在。
小本經營賠大錢,法官提醒謹慎進貨
最終,該案經過常熟法院組織各方當事人集中協商,蘇州某商貿公司同意承擔以該超市涉案假冒“中華”鉛筆的侵權責任,以江蘇某超市為被告的15起案件得以順利調處。
另外四家被訴終端零售商,因進貨渠道不正規、相關進貨單據不完備、少規范,有的甚至根本沒有進貨憑證,構成侵權,承擔了賠償責任。
法官在此提醒個店主們,作為商品零售業的一個重要環節,店主們在采購貨源時一定要有商標意識,嚴格篩選好進貨渠道,仔細檢查貨源質量,防止不慎讓侵權產品流入銷售渠道。本是小本生意經營,切勿因為賣了假貨而陪大錢,不僅自身要承擔法律責任,也會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