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近半個世紀的好朋友,沒想到為了5萬元借款對簿公堂。贏了官司輸了情誼,兩位70多歲的老太如今又在法院的執行環節相遇,在執行法官的努力協調下,兩人握手言和,接續起這段難得的友誼。

 

“為什么兩個年逾七旬的老太會來法院打官司?”20147月初,宜興法院執行局法官錢文卿拿到這個月的第一個執行案件時不由升起了疑問。在他的經驗看來,兩個當事人年事已高,而對于他們這輩人來說沒有特別激化的矛盾是不會想到打官司的。為了弄清楚情況,錢文卿首先打電話給申請人李阿婆。“這5萬元錢是我的養老錢、棺材本,錢法官你一定要幫我拿回來啊!” 電話那頭的李阿婆情緒十分激動。她告訴法官,她與被執行人王阿婆其實早就相識,兩人做了近五十年的朋友,現在錢要不回來兩個人的日子都很不好過,希望法官能幫幫忙解決這段官司。

 

法官接著又與王阿婆取得了聯系,原來這筆欠款是王阿婆準備幫兒子買房子才向李阿婆借的,但是王阿婆的兒子是個標準的“啃老族”,至2000年下崗后就沒有正式工作,還經常伸手向王阿婆要錢過生活。為了買房,王阿婆甚至把自己住的房子也賣掉了,但由于種種原因,最終房子沒買成, 5萬元錢也被兒子拿去花掉了。雖然現在王阿婆只能住在月租200元的房子里,靠著撿破爛及微薄的退休工資一個人生活,但她依舊表示自己會還錢,不會讓老朋友吃虧。“我不能辜負她的情誼,就是撿破爛也要把這筆錢還清。”王阿婆對法官說。

 

法官將王阿婆的情況與申請人李阿婆進行了溝通,聽說老朋友的近況,李阿婆的態度當時就軟化了:“她的腿腳不好怎么撿破爛啊,200元的房子怎么住啊?”李阿婆的話語里滿是關心,讓法官看到了調解的契機。法官迅速將雙方召集到了一起以友情為突破口進行了調解,最終在王阿婆將半年攢下的8000元償還給李阿婆后,李阿婆同意王阿婆進行分期付款,每月將退休金的70%用于償還債務,自己留下600元作為生活費用。

 

“如果不是法官,我們這輩子的友情就毀了。”“謝謝法官,今天我總算給我的老姐姐有個交代了。”懷著對法官的感激之情,兩位半個世紀的老朋友重歸于好,一同攙扶著走出了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