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硝煙剛剛散去,新一年度高考志愿填報工作即將開始。填報志愿和錄取階段中也被很多企業挖掘出了商機,各種文化教育貿易公司打著向考生及家長提供填報志愿服務的旗號,賺取中間的報酬。日前,江蘇省無錫市北塘法院受理了一起考生及考生家長起訴一家文化教育貿易公司的案件,因這家公司未能幫助該考生進入指定大學入學的夢想,考生及家長一直訴狀將其告上法庭,要求其退還所交納的報酬10萬元。

 

20136月,原告肖某高考成績出來后并不是十分理想,分數在二本線和三本線內徘徊,其父親經多方打聽,找到某文化教育貿易公司咨詢。該公司信誓旦旦地承諾,他們可以提供填報志愿的指導服務工作,并擔保以肖某的成績肯定可以錄取南京某二本院校,第二志愿可以錄取南京某三本院校。該公司工作人員還透露,他們在招生辦有“有力的內部關系”,通過公司的運作,肖某一定能成功錄取,否則全額退款。

 

在該公司工作人員的勸說下,肖某父子與該公司簽訂了委托合同,并預交了服務費10萬元。但錄取工作結束后,肖某并沒有收到高校錄取通知書。失望之余,肖某父子找到該公司要求退款,但該公司認為已經提供了服務,僅同意退還7萬元,拒絕退還剩余款項。在催討無果的情況下,肖某父子起訴至法院。

 

今從北塘法院了解到,該文化教育貿易公司已同意退還剩余的款項。原告方表示,他們拿到退款后將到法院撤訴。

 

承辦法官表示,高考招生企圖“走后門”的做法不但可能耽誤考生的正常錄取,落得人財兩失,還有可能涉嫌違法違規。法官提醒廣大高考考生,高校招生要走官方正規途徑,不要輕信他人“有關系”的虛假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