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南通訊:“要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服務于審判執行中心工作大局,以頑強的意志克服一切困難,優質高效地做好司法行政保障工作,以務實的工作作風創造一流的行政保障工作業績。”在日前召開的南通法院系統司法行政工作暨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彰大會上,馬志相院長又向全市法院行政裝備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該院從2005年開始,通過組織開展了為期三年的基層基礎年活動,使全市法院審判辦公條件得到根本改觀,物質裝備和經費得到保障,基層基礎建設成效顯著。200610月該院被最高法院授予司法行政工作先進集體2007年再次被省高院被評為先進集體。

“法官斷層”問題得到緩解。積極向地方黨委和政府匯報和通報人案矛盾情況,想方設法爭取行政附屬編制。去年以來,全市基層法院統一招錄大學生63名,軍隊轉業干部7名,法官助理、速錄員、聘用制法警等審判輔助人員155人。從2004年起市中院統一舉辦司法考試培訓班,使128名法院工作人員順利通過司法考試,困擾基層法院多年的法官斷層問題逐步得到緩解。

信息化工作全省領先。在經費緊張的情況,通過多方努力,為部分基層法院配備了現代視頻、音頻庭審設備,初步實現了審判辦公現代化;完成了省高院、中院與基層法院三級法院聯網的網絡硬件建設,中院和部分基層法院開通了國際互聯網站,各基層法院內部局域網基本建立并初步發揮作用,審判流程管理、信訪管理及辦公管理軟件逐步投入使用;率先在全省法院完成了便民訴訟和涉訴信訪兩大信息查詢系統、科技法庭、全市法院數據備份容災系統、監控改造以及全市法院線路帶寬升級建設;依托局域網絡,開通視頻培訓講座,實現了培訓方式的重大轉變。

“兩庭”建設成效明顯。重點加大對基層的資金投入力度,配齊配強基層領導班子,努力把人力、財力、物力和精力向基層傾斜。在全市9個基層法院中,目前已有崇川、港閘、如東、海安等4個法院的建筑面積達到標準,啟東、海門、如皋和開發區法院有望今年遷入新址辦公,通州法院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劃建設。全市24個法庭法庭實現了六個一的目標:即有一套辦公用房,有一套標準的審判設施,有一套辦公設施,有一套生活設施,有一套網絡通訊設施,有一輛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