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南京全市法院“金融糾紛調解工作室”實現全覆蓋
作者: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時間:2021-06-10 瀏覽次數:1735
6月8日,南京中院黨組書記、院長孫道林,人民銀行南京分行黨委委員、營管部黨委書記、主任劉云生共同為全市8家法院“金融糾紛調解工作室”集中揭牌。
今天揭牌的8家法院分別是南京中院、玄武法院、鼓樓法院、雨花臺法院、棲霞法院、浦口法院、高淳法院和江寧開發區法院,至此,全市兩級法院“金融糾紛調解工作室”實現全覆蓋。這是南京中院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隊伍教育整頓,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舉措之一,也標志著南京市金融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進入新的篇章。
金融糾紛高位運行,亟需矛盾多元化解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南京地區金融糾紛呈高位運行態勢。2020年全市法院受理金融借款合同糾紛12225件,銀行卡糾紛4365件,比五年前的2016年分別同比增長335%和53.32%。為金融機構及訴訟當事人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金融糾紛解決方式迫在眉睫。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命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才能優化營商環境。2020年4月,市法院與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營管部聯合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南京地區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為暢通金融消費者權利救濟渠道、協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擎畫了任務圖和作戰圖。
一年多年來,金融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在探索中前行。2020年,秦淮、建鄴、六合、溧水、江寧、江北新區等6家法院先行先試,率先設立了金融糾紛調解工作室。截至今年5月底,共委派金調委調解各類金融糾紛67件,其中線下成功調解54件,線上“微解紛”成功調解6件,成功率達90%,涉案金額達2.37億元,為當事人節省了近百萬元的訴訟成本。
“金融糾紛往往專業性強,在訴前引入第三方專業的調解組織,有利于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市法院金融庭庭長黃偉峰介紹,“以金融糾紛調解工作室為依托,將推進司法與金融的深度融合,促進金融業的健康發展。”
完善訴調對接,將矛盾止于萌芽
南京市金融消費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調委”)于2019年3月成立。目前,金調委共有包括律師、學者、銀行機構優秀業務骨干在內的86名調解員。金融糾紛調解工作室成立后,這些調解員將被委派至各個工作室參與金融案件的調解工作。
近日,金調委接到法院一起消費者起訴銀行的訴前調解案件。劉某稱,2015年3月24日,某銀行以其名義為第三人貸款37000元,后該貸款發生逾期,造成劉某被錄入不良征信系統。劉某認為該情況的發生是銀行審批貸款不嚴,要求銀行向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報送撤銷對自己的不良征信記錄的申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1萬元。而銀行方則認為是劉某本人辦理的該筆貸款,雙方各執一詞。
由于劉某并非本地人,金調委組織雙方通過“江蘇微解紛”進行線上視頻調解。調解過程中,銀行表示如果經過核實不是劉某本人申請的貸款,愿意幫助其撤銷不良征信記錄。最后雙方在金調委的主持下達成一致,簽訂調解協議,劉某也撤銷了對銀行的訴訟,該起糾紛得以圓滿化解。
“接收到法院委派的案件后,金調委會及時安排調解員對接案件并組織調解。對于多次聯系不到當事人無法組織調解的,則逐筆制作工作日志并及時反饋,以便法院進行后續審判工作,提高了金融糾紛案件審判效率。”南京市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協會常務副會長方增平說。
金融司法良性互動,“一站式”解紛為民紓困
實現“金融糾紛調解工作室”全市法院全覆蓋,是完善訴調對接機制、為人民群眾提供“一站式”金融糾紛解決服務的創新之舉,也是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為民辦實事的務實之舉。
人民銀行南京分行黨委委員、營管部黨委書記、主任劉云生在致辭中表示,“以集中揭牌活動為新起點,金融消保協會要進一步加強與法院系統的協同配合,努力在訴調對接機制實現新的創新和突破。通過有效的工作舉措,構建更高效的訴調對接模式和更高水平的調解員隊伍,切實提高金融糾紛調解的能力和水平,滿足人民群眾多元解紛需求,為金融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全市法院將和人行南京分行營管部一起高站位服務金融穩定發展,推動形成專業高效、便捷利民的金融糾紛多元化解體系;高標準健全完善體制機制,堅持與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一體推進,實現金融糾紛源頭化解,不斷提高金融矛盾糾紛的化解能力和效率;高起點打造南京特色品牌,形成更多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案例。”市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吳焱說。
南京市委黨史學習教育第七巡回指導組成員、南京市文化旅游局一級調研員楊建平,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營管部黨委委員、工會主任曹炳高,人民銀行南京分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處副處長趙穎,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營管部辦公室負責同志,南京中院金融庭、立案庭、機關黨委負責同志,相關基層法院分管院長和部門負責同志,南京市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協會工作人員,部分會員單位負責人,人民調解員代表,新聞媒體代表等參加了揭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