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無錫訊:“自從被判處緩刑后,覺得父母冷落我,時時處處偏袒我姐姐,不被重視的感覺讓我很喪氣,但不知如何與父母溝通?!?SPAN lang=EN-US>

“父母對子女的愛不會附加任何條件。有時候不是父母忽略你,而是你因為緩刑犯的特殊身份心生自卑。對于和父母的直接溝通你感覺為難的話,可以采取曲線交流的方式,留個便條或寫封書信……。”

以上誠摯的對話發(fā)生在江蘇省無錫市南長區(qū)法院“擁抱明天??青少年心靈驛站”揭牌儀式結束后的首次活動上。產(chǎn)生困惑的是年僅17歲的小芳,解答問題的是熱心于公益的大學生志愿者。

617,南長區(qū)法院與無錫市圖書館聯(lián)合成立的“擁抱明天??青少年心靈驛站”暨志愿者活動基地舉行了隆重的揭牌啟動儀式?!靶撵`驛站”為熱心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心理教育專家、法律工作者、學生志愿者提供服務平臺。從法律教育和心理疏導兩方面入手,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道德修為,遏制青少年犯罪。

揭牌啟動儀式結束后,“心靈驛站”開展了首次活動。心理咨詢師、大學生志愿者與7名緩刑少年犯進行了一對一的交流。為使緩刑少年犯無所顧慮地敞開心扉,活動被特意安排在了相互間隔的茶室里。雙方在沒有干擾的輕松氣氛中開始了觸及靈魂的對話,緩刑少年犯們時而會心地微笑,時而認真地點頭,投入而專注。

“平時你有什么業(yè)余愛好嗎?”心理咨詢師和顏悅色地問到。

“除了繼續(xù)在判刑前考取的某大專院校讀書,其他時間就悶在家里看書,我喜歡看書,尤其是哲學書?!?SPAN lang=EN-US>16歲的小強怯怯地回答。

“你有沒有嘗試著去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呢?”心理咨詢師追問到。

“前段時間汶川地震,我掙扎了很久,報名參加了紅十字會。”

“為什么要掙扎?”

“覺得緩刑犯的身份讓周圍人都排斥和疏遠,我不愿到人群中去,見到人就心虛,怕被人指指點點?!?SPAN lang=EN-US>

“別人怎么知道你是緩刑犯?”

“其實沒多少人知道,但我就是??怕?!毙娡nD了很久,支吾到。

心理咨詢師憑借職業(yè)的敏感覺察出了小強內心的窘迫和恐慌,她沒有再追問下去,而是目光堅定地和小強交流。

“緩刑犯的身份其實最計較的是你自己,你將自己內心的不安強加給其他人,其他人即使知道你這個情況,現(xiàn)在你的努力只會讓他們由衷地肯定和贊許,遺忘你曾經(jīng)犯過的錯誤……”法官陳利的一席話,聽得原本眉頭緊鎖的小強放松和振奮了起來。

小強在2007年的暑假意氣用事地盲目跟從他人,搶劫同學的手機、相機等物品,南長區(qū)法院本著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的宗旨,在審理過程中專門到小強所在的學校、社居委、派出所了解情況,進行審前評估,了解到小強再次犯罪的可能性不大,最后作出了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的刑事處罰。沒想到即使這樣人性化的輕判,也讓小強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法官和心理咨詢師在談話結束前專業(yè)地握緊拳頭,激昂地為小強打氣:“相信自己,年輕沒有什么不可以?!毙姺置鞲惺艿搅斯膭畹牧α浚挥勺灾鞯匚站o拳頭,激動地連聲感謝。

法官、心理咨詢師和大學生志愿者利用各自的獨特優(yōu)勢,為曾經(jīng)誤入歧途的孩子們答疑解惑。心理咨詢師利用專業(yè)優(yōu)勢,深入淺出地化解少年犯們百思不得其解的煩惱。大學生志愿者利用年齡優(yōu)勢,以知心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爭取到少年犯的好感,聊天式地傾聽少年犯塵封已久的真心話。

對話持續(xù)了兩個多小時,從茶室里走出來的打開心結的少年犯個個面露如釋重負的暢快和滿足。有一個少年犯快人快語地說:“以前對法院組織的活動我總有些抵觸,但這次和心理咨詢師的對話解決了困擾我很久的心理問題,以前感覺很沉重的問題經(jīng)過心理咨詢師的專業(yè)分析,換個思維看待,我現(xiàn)在覺得已經(jīng)不是問題了?!?/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