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鎮江訊:鎮江潤州法院結合學習貫徹修改后《民事訴訟法》關于執行工作的新規定,積極探索并建立完善精細化人性化多元化社會化四化執行模式,大力提高執行工作新水平,切實治理和解決執行難

一是執行管理精細化。以加強執行工作規范化建設為目標,對執行工作實行精細化管理,嚴格規范執行行為。圍繞修改后《民事訴訟法的實施》,該院重新修訂了執行流程管理制度,對執行案件立案、異議審查和實施各環節進行規范化操作,強化執行案件質效指標體的考核,落實執行案件的質效責任。同時,加強執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統的運用,案案進檔入網,月月分析報告,準確把握執行工作運行態勢。實行臨近執行期限警示制度,及時催辦督辦執行時限較長的案件,提高執行效率。

二是執行方法人性化。該院提倡人性化執行理念,力求使各類案件執行做到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的和諧統一。在采取強制執行措施時,做到“四不”,不讓被執行人未成年子女在場,避免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不讓被執行人的年邁父母在場,避免老人受到驚嚇、刺激;不讓無關人員圍觀執行現場,保護被執行人的隱私。不在傳統節日或被執行人婚喪嫁娶時間內實行拘留等強制措施等。堅持送執行案款上門制度,及時將執行到位的案款送交年老病殘的申請執行人手中。落實執行救助制度,對生活已經發生嚴重困難的申請執行人,發放執行救助基金,解決其燃眉之急。

三是執行機制多元化。積極探索創新執行矛盾的多元化解決機制,從源頭上化解“執行難”。加強立、審、執的配合,實行立、審、執全方位聯動執行。要求在立案階段加強執行風險的釋明,適時提示當事人申請訴訟保全。推行“互動執行”,讓當事人積極提供被執行財產線索,配合法院執行。在征求當事人意愿的基礎上,做好調解工作,盡量使雙方達成執行和解協議。同時,窮盡執行措施,用好用足修改后《民訴法》規定的新方法,加強對不履行法律義務的罰款、限制出境、征信系統記錄、媒體暴光、被執行人財產報告制度等措施的適用,提高執行效率。

四是執行力量社會化。積極主動爭取黨委、政府對法院工作的支持,整合社會資源建立“大執行”格局。該院將引進協助執行人制度,從基層司法所,村(委)會及工商、稅務、勞動保障、金融等部門,聘請一定數量的特邀執行員,發揮他們熟悉了解階層和掌握信息資源的優勢,協助配合法院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