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南通訊:521日起,通州法院受理的涉少刑事案件、涉少民事案件、涉少行政案件統一歸由少年法庭審理。這標志著該院少年法庭的功能由單一的涉少刑事案件審判業務庭轉為以未成年人為案件主體和服務對象的專門化、綜合性審判業務庭。

通州法院于19893月建立少年刑事案件審判合議庭,19915月正式建立少年法庭。長期以來,不斷探索少年刑事案件的審判方式,充分利用審判資源,教育和挽救失足青少年、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特別是圓桌審判、親情回訪、回家鄉看巨變、新生林植樹等一連串的創新舉措,使該院享成為全省和全國優秀青少年維權崗。面對已有的成績,該院沒有止步不前,而是不斷探索優化青少年權益維護和犯罪預防、矯治機制,力求將預防和矯治青少年犯罪這塊品牌擦得更亮。建立了特邀監護機制,讓特邀監護人為未成年的被告人進行辯護維權,尋求通過當庭開展幫教、感化等挽救工作;在審理程序上,創造性地開展了審前評估、緩刑聽證制度。為實現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審判的良好社會效果,該院在實踐中摸索出了三點一線的工作方法,分析犯罪原因找準服法點、深入庭外調查找準感化點、積極發現長處找準進取點。除了判前、判中對未成年犯進行教育、感化外,該院還引入心理矯治,積極做好審判延伸審判服務。

通州法院將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教育和挽救失足青少年、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作為一項義不容辭的職責,并命名為“春芽”工程,多年來,高定位、高標準地實施“春芽”工程建設,將青少年維權,從單一的青少年犯罪的刑事審判、審后幫教這一層面,擴展到預防青少年犯罪,保障青少年合法權益等諸多領域,形成了以刑事審判為龍頭,民事、行政、執行相輔助的青少年維權和預防犯罪體系。為了全面維權,打造特色青少年審判工作機制,該院創設了:構建一個全面維權體系;做好兩個“延伸”;找準三個“著力點”;開展四個“預防”;確保五個“定期”的“12345”立體維權法。為了規范以刑事審判為龍頭,民事、行政、執行、立案、審監相輔助的青少年維權體系,全方位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該院 2007年初又制定了《春芽案件管理規則》,由少年法庭作為本院春芽案件的流程管理單位,統一、全面地管理每一起春芽案件

為了更好地發揮少年法庭的優勢,拓寬和深化少年司法保護的工作領域,促進和構建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制環境,有利于少年司法活動的專業化、規范化,通州法院決定在少年法庭啟用“三審合一”的審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