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徐州訊:新沂法院以提高案件質量作為立院之本,不斷加強工作力度,努力提升案件質量,使每一起糾紛都能得到公正的處理,讓每一個當事人都能感受到法律的公正。

為了76戶居民期盼的眼神

526,在江蘇省新沂市人民法院法官三個多月的耐心調解下,被告76戶居民自動搬開了堵在被告陸某廠門的障礙物,4年來第一車貨物又從工廠大門進入生產車間,雙方多年的糾紛就此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20028月,原告陸某購買某小區一處閑置房產開辦印刷廠。投產后小區居民紛紛以陸某工廠車輛噪音大影響居民休息、車輛重壓壞小區路面為由,將小區大門上鎖不準工廠車輛進入,并將陸某工廠大門堵住,陸某每次進貨都要將車停在小區外,雇用多人將貨物通過小門抬入工廠,給其生產造成極大不便,此后陸某多次找到開發商、居委會、派出所調解未成。20073月陸某無奈之下起訴76戶居民排除妨礙。

承辦法官經詳細閱卷和調查了解,認為案件如果簡單判決,勢必會引起原告陸某與小區76戶居民之間更大的矛盾。為此,法官多次來到小區挨家挨戶做工作,以案說法,讓所有居民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后果,同時對于小區居民反映的車輛噪音大、車輛超重壓壞小區道路、車速快影響居民安全等現實情況,及時與原告溝通,采取避開休息時間、減少貨物重量,進入小區后降低車速等措施滿足居民要求。通過法官的勸解,陸某與居民達成和解,4年的矛盾就此化解。

有新沂法院老漢我能安享晚年了

520,當74歲高齡的退休工人張某從江蘇省新沂市人民法院執行法官手中接過工資時,老人拉著法官的手激動地說道:有新沂法院,老漢我能安享晚年了

張某退休前系某集體企業工人。19886月辦理退休手續。200112月企業與張某簽訂了解除勞動關系協議書,并按買斷工齡的方式予以補償。2005年張某向法院起訴。法院審理認為,該協議以買斷工齡的方式,對申請人進行一次性經濟補償,違反了《勞動法》及勞動部關于結算退休金的有關規定精神,所簽協議應屬無效。于是判決被告自200510月起按月支付原告工資。但一年來被告未履行義務,老人遂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由于張某年事已高,且孤身一人,情況十分困難。執行法官急事急辦,多次與被執行人的主管機關協調,并擬對公司負責人采取強制措施。迫于法律的威嚴,被執行人如數將拖欠的工資交到了法院,并表示今后工資按月發放,決不拖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