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法院以爭創全省優秀法院為目標著力打造“五型”法院
作者:楊海平 伍曉偉 發布時間:2008-03-28 瀏覽次數:1020
本網淮安訊:今年以來,金湖法院以爭創“全省優秀法院”為目標,以“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為抓手,與時俱進,著力打造“五型”法院,以此踐行黨和政府對人民司法工作的期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
打造“學習型”法院。強化政治理論學習,堅持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武裝人民法官的頭腦,保證人民法院永遠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會主義政治本色。強化業務技能學習,以推進法官隊伍職業化、專業化、知識化建設為目標,以“崗位練兵”、“辦案強手”、“調解高手”、“執行能手”以及“每月一星”等系列創評活動為載體,激發調動廣大法官鉆研業務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該院還堅持自我加壓與目標引導并舉,把結收案比、調撤率、執結率、案件發改率、案件投申訴率等關鍵性質效指標,作為法官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與評先評優、晉職晉級掛鉤,不斷增強法官適用法律、駕馭庭審的能力。強化學習成果的展示,該院始終把調研宣傳信息工作作為全院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納入部門和個人年度崗位目標考核,任務到庭到人,明確獎懲措施,堅持“以學習強素質、以調研促審判、以宣傳樹形象”。
打造“規范性”法院。規范審判管理,圍繞審判質效指標體系,進一步完善《審判管理工作規則》,規范審判流程管理,健全法官業績評價機制、案件監督評查機制和發改、投申訴案件責任追究機制。同時在院審判委員會設立五個專業咨詢小組,開展案件研討,采取月、季度和年終“三位一體”的考核辦法,定期通報審判人員的審判質效指標、案件質量評查、庭審聽證以及審判工作運行態勢等情況,運用指標數據科學決策、科學管理,切實增強審判人員的質量意識和效率意識。規范行政管理,建立健全“分權制約、置換監督、陽光政務”的司法行政管理體系,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財、管物,做到“六公開一監督”:行政事務公開、組織人事公開、物資采購公開、基建項目公開、財務收支公開、車輛使用公開,接受民主監督。規范司法禁行,倡導文明接待,規范用語、服務禁語,注重著裝和儀表;在干警桌卡上標明“八不準”和“法官職業道德基本準則”使干警時刻牢記職責;在局域網以及立案大廳顯示屏上滾動播放“八榮八恥”、“六條禁令”、“法官十三個不得有”和本院“十爭當十拒做”等內容,使干警知榮辱,講自律,保廉潔。
打造“服務型”法院。加強訴訟內服務,通過落實口頭立案、電話立案、訴訟指南、訴訟“綠色通道”、巡回開庭、訴調對接、關愛弱勢群體等便民措施以及堅持司法訴權保護的平等性,以優質高效的服務體現司法的人文關懷,彰顯“公正司法,一心為民”的司法宗旨。加強訴訟外服務,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積極發揮司法審判職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該院在往年開展“兩聯一掛”服務活動的基礎社會,今年又推出“五聯掛”服務新舉措:與鄉鎮聯掛,服務新農村建設,把審判工作與鄉鎮“大調解”機制相對接;與經濟開發區聯掛,服務開發區建設,把法律服務與完善企業管理制度、依法治企相對接;與社區聯掛,服務社區建設,把司法服務與創建和諧社區、平安社區相對接;與學校聯掛,服務校園建設,把司法審判與青少年維權工作相對接;與行政機關聯掛,服務城市化建設,把司法審判與依法治縣、依法行政相對接。
打造“團結型”法院。加強法院內部的團結,積極營造文明禮貌、互敬互愛、互幫互助、互勉互進的團結氛圍,樹立“法院是我家,建設靠大家”全局一盤棋的責任意識,做到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不做有損團結的人、不做有損團結的事,以團結為紐帶,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提升法院整體的向心力、凝聚力、號召力和戰斗力。增進睦鄰友好,保持與政法機關、兄弟法院經常性的聯絡、交流、溝通和協作。融洽上下級之間的關系,堅持黨的領導,非常地方黨委的工作安排,自覺主動接受人大監督和上級法院的指導,建立健全請示、匯報制度,為法院發展創造條件。
打造“廉潔型”法院。以創建“廉潔司法示范庭”為抓手,堅持“從嚴治警”,按照《黨內監督條例》、《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法官職業道德基本準則》、《法官行為規范》等規定要求,制定隊伍建設的長效管理機制,在深化廉潔自律教育的同時,構建發改、投申訴案件評查制度、紀檢監察查辦案件程序制度、重點事項報告制度、誡勉談話制度以及廉政保證金制度等廉潔制度體系,形成監督網絡,做到法官權力行使到那里,監督機制的觸角就延伸跟蹤到那里,將自律、他律、互律融為一體,確保干警隊伍建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