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惠山法院陽山法庭四措聯動全面提升法庭建設“軟實力”
作者:金語 發布時間:2008-03-27 瀏覽次數:1148
本網無錫訊:無錫惠山法院陽山法庭以審判業務新大樓落成啟用為契機,及時轉變工作理念,科學整合審判資源,把加強法庭建設作為延伸司法服務、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內容抓緊抓實,采取有效措施扎實開展好上級法院部署的“三項承諾”活動,全面提升法庭建設“軟實力”,著力打造一個“功能多元化、服務綜合化、管理規范化”的一流法庭。
一是降低訴訟“高門檻”。針對農村群眾法律知識缺乏、訴訟能力不高、交通不便、經濟困難等實際情況,積極推行各項便民、利民服務措施:設立了“公告欄”、“宣傳欄”加強和深化對群眾的普法工作;認真抓好窗口建設,在法庭立案窗口將“訴訟須知”、“舉證須知”等內容上墻,搞好訴訟指導服務;繼續廣泛推行《法庭法律咨詢服務聯系證》制度,方便轄區群眾來庭訴訟;推行電話立案、提前半小時上班、預約開庭、假日法庭等措施,為群眾訴訟提供更多便利;對符合條件的弱勢群體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幫助農村群眾切實解決好“打官司難”問題。
二是搭建便民“新網絡”。在工作實踐中注重把司法人文關懷落到實處,把司法服務的觸角延伸到普通群眾身邊,搭建“庭、點、員”三位一體的便民訴訟網絡:積極推行“一步到庭”簡易速裁模式,對一些簡單案件實行當場立案、及時審理、即時執行,既快又好地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針對新法庭搬遷后陽山、陸區等地群眾到法庭路途較遠的客觀情況,在老法庭原址設立巡回審判點,定期安排法官到巡回點開庭辦案;改變以往法庭法官“坐堂辦案”的傳統模式,鼓勵法官攜卷下鄉,進村入戶,深入田間、村頭辦案,以更加貼心周到的服務為民排難解憂。
三是化解糾紛“多元化”。依托法庭貼近群眾的前沿優勢,將“定紛止爭、案結事了”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著力點,慎重穩妥地處理好各類糾紛,積極求取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在工作中全面落實“三注重”原則:注重改革創新,積極探索和推行以聯合調解、特邀調解、委托調解為主的多元化、社會化調解工作機制,聚集一切力量,采取一切方式,做足做好調解工作;注重巧借外力,主動爭取轄區鄉鎮黨委政府、綜治辦、司法所、民調組織等基層組織的支持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化解疑難復雜案件和矛盾易激化案件;注重延伸服務,積極開展好立案調解、判后釋疑、法制宣傳等活動,不斷增強群眾的法制意識,盡力減少農村不穩定因素,全力維護轄區和諧穩定。
四是內外聯動“巧執行”。針對基層法庭執行工作實際,積極完善內外聯動的執行工作機制,切實做到“依托外部機制”和“深挖內部潛力”相互結合,相互促進:一方面,以去年建立的“基層協助執行網絡”為依托,在區、鎮、村三級基層協助執行員的支持配合下, 更加高效務實地開展執行工作,著力破解當前涉農糾紛中執行案件當事人難找、財產難尋、難執等問題;另一方面,以完善內部管理為抓手,狠抓制度建設和隊伍建設,創新創優工作方式,加大執行力度,切實維護勝訴當事人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