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鹽城訊:近年來,阜寧法院緊緊圍繞市中院審判質效“五升五降”的工作目標,不斷探索審判管理的新舉措,著力打造審判管理品牌,審判質效大幅提升。2007年,該院案件平均審理天數等4項質效基礎指標居全市第一,基礎指標綜合排序居全市基層法院之首,審判管理工作步入了良性發展的快車道,前不久,被省高院表彰為全省文明法院。該院的主要做法是:

一、強化組織領導,夯實審判管理的基礎

2006年初,該院黨組為徹底改變審判質效徘徊不前、審判管理松散無力的局面,審時度勢,果斷決策,從全院抽調精干人員在全市基層法院率先成立了審判管理辦公室,明確了審判管理辦公室統一負責全院審判工作管理、指導、協調、監督的職能,將審判管理工作強行納入一體化的管理軌道。院黨組的決策得到地方黨委、人大的大力支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審判管理辦公室副科級建制的審批手續,為審判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適應審判管理工作的需要,2007年初,該院修訂了《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細則》,規范了審判委員會議案制度,成立了案件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庭審能力考評委員會,各職能機構在審判委員會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審判委員會每月召開一次審判管理工作會議,分析審判運行態勢,研究解決審判管理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院領導逢會必談審判管理,形成了一把手院長負總責,分管院長具體抓,其他黨組成員協同抓,上下一心,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為將全院干警的注意力和興奮力引導到審判管理工作上來,該院先后兩次召開了審判管理工作經驗交流會,由審判質效指標高、辦案效果好的部門和個人作經驗介紹,并邀請市中院領導到會對審判管理工作進行指導,為全院干警提供了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的平臺,促進審判管理工作規范有序地開展。

二、狠抓全面管理,找準審判管理的著力點

該院把嚴格管理作為提升審判質效的有效手段,狠抓“三項管理”,一是狠抓案件流程管理。制定了《案件流程管理實施辦法(試行)》,充分利用網絡管理平臺,對各類案件從立案、分案、審限管理、結案、卷宗歸檔、上訴案件移送等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管理,實時跟蹤各個流轉環節,設立案件審限預警機制,對所有案件按照法定審限,審限期滿前一個月設立黃色預警線,審限期滿前半個月,設立紅色預警線,及時提醒督促承辦人員抓緊結案,積極鼓勵審判人員在法定審限內提速。并嚴把案件報結關,對審限進行統一扎口管理,凡需延長、扣除審限的,承辦人必須填寫審限扣除或延長申請表,連同卷宗交審判管理辦公室審核,經分管院長簽字后方可延長或扣除審限。并對“四項案件”實行嚴格的督辦催辦制度,“四項案件”數始終控制在案件總數的15%之內,2006年以來,該院未發生一起超審限案件,二是狠抓庭長微觀管理。該院根據《省高院庭長審判管理工作考核實施辦法》,制定了考核細則,全面加強庭長審判管理工作考核,細化責任,對庭長與所在部門干警實行捆綁式考核,同獎同罰,庭長在審判管理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該院刑庭庭長劉智明敢抓敢管,刑事審判各項質效指標一直居全市基層法院前列,并積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經驗,在全省審判管理工作現場會上作了經驗介紹,得到了省市法院領導的一致認可。三是狠抓干警自律管理。該院充分調動審判人員參與審判管理的積極性,積極引導審判人員開展自主管理。20069月,在全院開展了“百日辦案”競賽活動,營造了你追我趕,進位爭先的強烈氛圍。“百日辦案”競賽期間,全院審執結各類案件 1383件,占全年結案總數的一半,辦案周期縮短了三分之一,涌現了一批辦案能手、調解能手。形成了審判管理由單一管理向全員管理、全程管理和全面管理轉變的良好局面。2007年,該院審執結各類案件4671件,比2006年上升27.69%,案件平均審理天數18.3天,同比減少5.79天,居全市第一。

三、嚴抓綜合考核,找準審判管理的切入點

該院以審判質效考核為抓手,建立了辦案數量、審判質量、審判效率、審判效果、審判能力為考核內容的綜合考評體系,充分發揮案件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等各職能機構的功能,制定了《案件質量評查辦法》、《法官庭審能力考核辦法》、《法律文書優劣評定標準》等一系列考核制度。院里每月進行一次質效通報,部門每周進行一次質效點評。做到通報到人、點評到位。對審判工作中的個性問題,責成相關人員限期改正,對共性問題及時研究改進措施。2006年以來,該院共編發審判質效通報65期,先后對85名審判人員的庭審駕馭能力進行了綜合評定,對1335 件案件進行了質量評查,檢查裁判文書4356份,堅持每半年開展一次法律文書評比活動,先后評選出 45 份優秀法律文書和24份差錯法律文書,利用板塊、局域網進行展評,極大地促進了裁判文書質量的提高。審判管理工作考核由單一的審判質效考核向綜合能力考核轉變。完善的考評制度準確地反映了審判質效的實際水平,為黨組科學決策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依據。200710月,該院黨組根據前兩季度審判質效的態勢分析,發現積存案件數量居高不下,案件投訴有反彈的趨勢,及時作出決定,在全院開展“清積案、提質效、抓規范、降投訴、促公正”的專項活動,清理積存案件868 件,當年全院案件結收案比100.19%,法定正常審限內結案100%,案件上訴率、投訴率分別下降了4.26 %0.45 %

四、重抓審判質量,找準審判管理的支撐點

該院針對2006年審判效率大幅提升而案件發改率仍較高的實際情況,及時轉變工作重點,將提高審判質量作為審判管理工作的重點,長抓不懈,逐步建立了提升審判質量的有效機制,一是抓調解促質量。該院把提高調解率作為提升審判質量、實現案結事了的有效手段,樹立調解優先的工作理念,落實調解優先的工作機制。該院碩集法庭2006年以來案件調撤率均在90%以上,訴訟調解工作的做法被市中院、省高院以工作簡報的形式轉發。該院充分發揮碩集法庭訴訟調解特色法庭的示范幅射作用,到該庭召開調解工作經驗交流會,促進了全院案件調撤率的提升。2007年該院民事案件調解率達61.7%,比2006年上升了6.23 %,躍居了全市前列。二是抓規范促質量。制定了《加強案件質量監督管理的實施意見(試行)》,規范合議庭、獨任審判員議案制度,實行獨任審判員、合議庭、庭長、分管院長、審判委員會5級責任制,對造成錯案的,逐案分析原因,嚴格錯案責任追究,問責到人,不打“和牌”。對被確認的錯案責任人,取消年終評先評優資格,對全年有2件以上錯案的實行誡勉談話,調離審判崗位。2006年以來,該院先后有6名審判人員因被追究錯案責任而被取消年終評先評優資格。2007年,該院案件質量大幅提升,案件發改率僅為0.35%,比2006年下降1.05%,實現審判效率與審判質量的雙贏!

五、加強隊伍建設,把握審判管理的關鍵

該院堅持以人為本,把隊伍建設作為審判管理工作的關鍵,著力從源頭上激發工作動力。一是抓學習提質效。積極開展爭創學習型法院活動,建立健全每半月一次的集中學習制度,堅持理論與司法實踐相結合,重點加強對物權法、勞動合同法和民事訴訟法等新頒布的法律法規的學習,開展業務技能競賽,提高干警的業務能力和執法水平。二是抓廉政提質效。堅持思想教育在前、制度約束在前,設立了舉報信箱,向社會公布了舉報電話,層層簽定了廉政責任狀。實行《廉潔自律情況通報》、《在崗情況檢查通報》、《干警八小時之外活動督查通報》等多項通報制度。對違反省高院“六條禁令”的,發現一起,重處一起,絕不遷就護短。三是抓獎懲提質效。堅持以實績論英雄。將法官審判業績作為對法官評定等次、兌現獎懲、職級晉升的主要依據,作為選拔使用干部的基本條件。審判質效指標低于全市平均質效指標的,對部門負責人實行誡勉談話,審判質效指標連續3個月低于全市平均質效指標的審判人員,6個月不得承辦案件,作法官助理使用。2006年以來,該院先后有6個部門因審判質效指標在全市排名中游被取消評先評優資格。在全院弘揚了正氣,營造了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為審判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