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蘇州訊:今年的三月比往年都要暖和,院門口的幾排柳樹已經開始抽新芽了,蘇州工業園區法院院長石水根坐在窗邊的辦公桌前,放在他面前的是一份《2004-2007蘇州工業園區法院四年案件質量效率指標分析報告》,他的目光掠過一組數據,院審判人員人均結案數: 2005182.1件,2006183.1件,2007189.38件。對于這組應當令人滿意的數字,他沒有多做停留,而是提起筆,在另一組數據上畫了一個大大的星號:2004年我院共受理各類案件1496件,2005年達2930件,2006年達4094件,2007年達4644件,平均年增長率49.67%

四年前,同樣是柳樹開始抽芽的三月,蘇州工業園區法院掛牌建院,那時候石水根的桌上沒有報告,只有一張白紙,他面對的是來勢洶洶的案件量和手上為數不多的審判人員。這位年輕的院長在這張白紙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案多人少,向管理要質量,要效率!”從那一刻開始,園區法院就走上了創新法院科學管理,實現優質快速辦案的道路。四年過去了,通過科學化管理,解決案多人少的探索初顯成效,從數據看2007年園區法院結收案比達101.15%,院人均結案數達103.82件,法官人均結案數達189.38件,當庭結案率達89.2%;從各種工作成績看,先后獲得省級優秀維權崗、省級文明單位、省文明法院、全省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2007年,更是實現了重大突破,法院整體工作位居全市兩級法院第一,成為全市唯一一家被授予“全省優秀法院”榮譽稱號的法院。這四年,向管理要質量,要效率的路是走對了。

園區法院黨組一開始就清醒的認識到,這簡單的“管理”二字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管理。法院的管理應當有別于普通行政機關的管理,它必須符合審判工作規律,適應審判工作的需要,因此法院工作的管理不是單純的行政管理,也不是單純的案件管理。全面的、科學的法院管理包括:隊伍建設管理、審判工作管理以及法院綜合工作管理。

一支精英隊伍是動力

自建院以來“以人為本”就成了園區法院培養審判人員的理念;職業化、精英化、年輕化成為了園區法院審判隊伍的長期目標。目前,全院平均年齡32歲,法官平均年齡34歲。這個年齡段的法官基本具備了在學歷上收過專業的法律、法學高等教育,在辦案經驗上經過了幾年的磨練,而同時又具備了充沛的精力和高度的工作熱情。因此,這樣一支具有良好基礎的審判隊伍是極具戰斗力的。目前全院本科以上學歷比達93.33%,碩士學歷比例為57.8%。目前還有6人正在攻讀在職研究生,如果加上在讀研究生,園區法院的碩士學歷比例將達到71.11%

良好的基礎是打造精英隊伍的前提,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司法能力是精英隊伍的永動力。法官業績考評委員王庭長的電腦屏幕上正播放著法庭內的庭審畫面,他仔細聽著法庭內法官的陳述,手中的筆在庭審考評表上飛快的記錄著。科技法庭的建立使庭審考評隨時都可以進行,不定期的考評是為提高法官駕馭庭審的能力,訴訟調解能力提供建議的良好平臺。不僅如此,為了打造精英的審判隊伍,園區法院完善了由法律文書評比、庭審考評、案件質量評查、業績考核等一系列措施組成的,旨在提高法官業務素質的隊伍管理體系。通過這些措施,法官的適用法律能力、駕馭庭審能力、訴訟調解能力和裁判說理能力得到了切實的提高,使精英隊伍成為名副其實的能辦多案、辦快案、辦好案的隊伍。

一套科學的審判管理制度是基礎

2007年底,園區法院的辦公大樓悄然多了一塊牌子:審判管理辦公室。雖然審管辦成立時間不長,但是審判管理工作從建院那一天開始就沒有放松過。2007年,在園區黨工委、組織人事局的支持下,審判管理辦公室編制獲批,并配置人員,這無疑對園區法院進一步加強審判管理的優勢打了一劑強心針。

四年來,審判管理工作作為一項決策輔助工作,同時作為一項包括決策推動,督查、評估、矯正等環節在內的決策執行工作,在提升審判質量方面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案件質量方面,園區法院強化了“責任制”,實施了案件質量監督評查“分類歸責”制度,明確了法官、法官助理/助手、書記員等主體各自所應承擔的責任;同時將案件評查中的問題具體分類,在確定責任和確定案件問題的基礎上,推行責任到人;在案件審理流程方面,強化流程和監督同位進行,嚴格控制審限,嚴格實施規范化手續制度;在監控審判運行態勢方面,強化審判管理數據調研,對往年質量指標中的弱項指標組織專門的分析,查找原因,提出對策,進行改進。如2006年園區法院的“四項未結案率”達50%,基層法院的平均數則為27%,針對這根軟肋,2007年對未結案進行了專門調研并采取措施進行專項整治,這一年四項未結率僅6.56%,四項未結案數比2006年下降了26.09%18個以上未結案件為零。

一個高效的綜合管理體系是保障

九個人的大辦公室承擔了政工、紀檢、人事、財務、宣傳調研、司法鑒定、信息管理、后勤管理等職能,這在其它法院是不多見的,而就是這樣一個高效的綜合管理體系,2007年考核中,政治處、辦公室、研究室、司法鑒定的工作在全市排名均在前五。

綜合管理是規范司法行為、促進司法公正的基礎性工程,也是審判工作得以高效開展的前提和基礎。在行政管理和后勤管理方面,園區法院從提高保障能力出發,堅持以制度化管理為切入點,實行“綜合監管,以規范化運作為目標,制定完善了財務管理、車輛管理、物資發放、餐廳管理等一整套行政管理規范,做到了事無巨細、有章可循,保證了裝備、設施、經費管得好、用得好。在信息管理方面,搭建了內部網絡共享平臺和網絡信息安全平臺,局域網突出建立符合審判管理實際的網絡系統;法院網站設立了審務公開、信息宣傳、規章制度等板塊,及時反映整個法院的動態;同時,依托互聯網建設了以青少年維權為主要特色的網站,為本院青少年維權搭建高科技平臺。作風建設管理方面,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抓手,進一步規范法官與律師之間的關系,開展廉政教育圖片展和廉政文化大討論,在全院打造公正司法、廉潔執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