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徐州訊:豐縣法院緊密聯系工作實際,采取有力措施,扎實推進文明行業創建工作。

一是加強窗口服務。實行“一站式”立案服務,在立案大廳通過上墻屏的形式向當事人公布訴訟須知、訴訟風險告知、新的訴訟費收費辦法等,專門設立訴訟引導員,為文化程度較低的農民提供口頭立案服務,為行動不便的群眾提供上門立案服務,為農民工實行優先立案,并在人民法庭推行電話預約立案、郵寄立案等便民立案做法,方便了群眾訴訟,展現了人民法院良好形象。

二是規范審判管理。該院不斷強化審判流程管理,將立案、審理、執行和卷宗歸檔等統一納入流程之中;出臺規范了刑事、民商事、行政和再審審判庭審操作規程;規范了各項審判均得到了有力的規范,案件的質量與效率實現了大幅提升。特別是探索和完善民商事簡易案件速裁機制,以最短的時間、最佳的方式,及時處理各類矛盾糾紛,有力地推進了審判工作的良性運行。

三是提升司法能力。該院通過業務考試、學習培訓等形式,著力提升法官的庭審駕馭能力、法律適用能力、處訪息訪能力、調解疏導能力、法律文書制作能力和理論研究能力,同時運用不定期觀摩庭審、每月對質效指標進行評價通報,每季度評析發回改判案件等辦法規范法官的司法行為,保證案件的審判質量,樹立了法官的良好形象,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是實施人文關懷。該院采取各種便民、利民措施,開展“幫困結對獻愛心”活動,開展以“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為主題的民情民意訪談活動,開展了為農家書屋 愛心捐書活動,積極開展司法救助,及時為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減緩免訴訟費,并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盲、聾、啞、未成年人依法指定辯護人,將文明司法理念貫穿于司法活動的全過程,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認可與贊揚。

五是強化宣傳工作。該院在文明建設工作中,重視和加強宣傳工作,及時報道好的做法和先進人物;積極向當事人和人民群眾解釋法律、宣傳法律,引導當事人正確行使訴訟權利;大力拓寬宣傳渠道,充分利用報刊、網絡、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媒體,搞好宣傳報道。。深入開展“法律進社區、進農村、進校園、進企業”等活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為營造全社會參與文明創建活動的濃厚氛圍助力。

六是樹立法官形象。該院出臺了加強法官廉政文化建設的實施意見,積極營造各項審判工作的文化氛圍。先后組織了法官宣誓儀式、領導干部上崗竟職演說、黨的知識競賽、學唱廉政歌曲、文藝晚會等文體活動;通過創建文明法院,不斷豐富法院文化的內容,在辦公樓及法官辦公室懸掛和放置警句,啟迪法官心靈,接受法治、廉潔、敬業、親民的價值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