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宿遷訊:沭陽法院廟頭法庭為防止有的當事人鉆法律空子,使法院的調解成為“空調”、“白調”,使權利人的利益得不到應有的保護,該庭采取三項得力措施,提升了調解案件兌現率。去年以來,該庭調解結案266件,兌現219件,兌現率達82.33%。該庭被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授予維護社會穩定先進單位,全省最佳人民法庭。審判員覃衛東被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授予“全省訴調對接先進個人”,被宿遷市委、市政府授予宿遷市“十佳政法干警”。

一是財產保全保障調解兌現。立案前,該庭即告知當事人訴訟的風險,可能因義務人無財產可供執行而造成執行不能,使當事人在起訴前就尋找對方可供執行的財產。去年以來,訴前、訴中、調解后采取財產保全措施達136件,調解后兌現率達95.6%。今年120日,陳某訴李某婚約財產糾紛一案,陳某起訴后,立即提供財產擔保申請法院查詢、凍結李某的銀行存款,在開庭審理前,該庭依法凍結李某在某鎮郵政儲蓄所存款58000元,庭長周偉主持該案調解后全部兌現調解協議。

二是傾心調解促進調解兌現。人民法院的調解是一件既嚴肅,又要講究調解藝術的工作。法官不僅要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不違背法律強制性規定,更要考慮調解方案的可行性,使調解落到實處。客籍大學生審判員覃衛東從事民事審判工作十年來,一貫熱衷于調解工作,他審結的各類案件數一直在全院辦案人員中名列前茅。2007年,調解結案188件,兌現率達89.6%。今年1月,他審結徐某訴王某離婚糾紛一案時,雙方對婚內財產的數額產生爭議,雙方都找了親友對各自的主張作證,在肯定或否定證據都不很充分的情況下,他先后八次采取“背靠背”或“面對面”的方式進行調解。開始,雙方當事人都認為他偏向對方,對他產生一些誤解。在他誠心調解后并當庭兌現10000元調解協議后,雙方當事人都如釋負重,都夸覃法官為他們辦了一件好事。

三是聯動調解協助調解兌現。審判實踐中,該庭不僅是法官在庭審前、庭審中、庭審后的全程進行調解,而且發揮社會調解網絡的作用,對有社會影響的案件,該庭邀請人民陪審員、婦聯、司法、社會矛盾調解中心、信訪、村組干部、雙方親友等參與調解。該庭轄區內賢官鎮楊某某與陳某某交通事故賠償糾紛一案,調解協議達成后,義務人遲遲未按協議履行,權利人楊某某意見很大。為了使該案順利執行,承辦人邀請雙方當事人所在地的村領導參與調解。通過權利人所在村的村支部李書記、義務人所在村的村委會張主任多次協商,考慮到義務人的履行能力,勸說權利人在給付數額上作出一些讓步,要求義務人通過多方籌借款項,今年23日,在法官、當事人雙方的村領導,雙方當事人共同在場的情況下,義務人一次性給付權利人現金人民幣32000元,終于使僵持數月的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