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連云港訊:為全面開展校園犯罪預防工作,促進依法治校,今年以來,江蘇省連云港市新浦區人民法院少年庭開展了“零犯罪校園工程”創建活動,經過一年來的運行,取得了良好成效。截止目前,該院共受理在校生犯罪案件被告人14人,同比下降70.83%;共審理未成年被告人107人,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4.76%

鑒于中心城區學校較為集中的特點,該院注重發動社會力量,通過加強與教育局、文化局、文明辦、圖書館、學校等相關部門的聯系,拓展預防層面,從單一走向綜合、從單獨走向聯合,實現參教主體多元化;在范圍上,預防工作側重于初中及高中一、二年級等中學階段,提高教育針對性,并通過走訪街道、社區,了解社會家庭問題,及時掌握在校生犯罪預防動態趨勢,優化預防效果,做到既突出學校重點又使教育范圍邊緣化;在形式上,除繼續補充和完善專題法制講座、典型案件模擬法庭、兼任法制副校長、簽訂院校共建協議等傳統教育模式外,還積極開展不同專題教育和圖片展覽活動,對案件頻發、學習氛圍不太濃厚的個別職業學校,固定專門人員,定期開展法制教育,做好重點預防工作,確保教育形式多樣化和活動實效化。

一年來,該院共深入校園開展法制專題講座20余場,舉辦模擬法庭12次,開展巡回圖板展覽30余次,接受教育的學生達3萬余名,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學生董某,本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在朋友的誘引下,迷上了電腦網絡游戲,日子一長,父母給的零花錢遠不足以支付上網費用,一次愁錢無門時,董某與朋友一起在下午放學時間,來到某學校附近對低年級學生實施了搶劫行為。案件起訴到法院以后,承辦法官找到董某父母及任課老師,了解董某一貫表現,分析犯罪具體原因,經過工作,董某父母積極對受害學生進行了賠償,學校也同意讓董某繼續留校學習。在父母的監管、老師的教育和法官的幫助下,最終被判處緩刑的董某認識到錯誤,真心悔過,發奮讀書,取得了優異成績。鑒于網絡引發青少年犯罪案件具有普遍教育意義,法官們就相關案例及法律法規與轄區學校老師們、與文化局同志們舉行座談,以案說法,共同分析預防對策,關注學生教育和網絡市場管理,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