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關(guān)了,家家戶戶都洋溢著喜慶的氣氛,武進區(qū)鄒區(qū)鎮(zhèn)的薛某卻在為還債而發(fā)愁。皆因這三年來,薛某一家經(jīng)歷了一件誰也想不到的倒霉事,自己在交通事故中落下個腿部殘疾,正常行駛的他還賠償了他人一萬多元。這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還要從2007年的一天下午說起,薛某駕駛著自己的摩托車正常行駛在路面上。忽然從路邊竄出一輛載著人的電瓶車,薛某猛力剎車可兩車還是撞上了,事故中三人都受了傷。薛某報了警,自己去醫(yī)院治療了好幾個月,花了四萬多元。原本無業(yè)的薛某家徒四壁,這場車禍對他來說更是雪上加霜,看病的錢全是東拼西湊來的。可正當(dāng)薛某在無奈中愁著怎么還掉這些錢的時候,法庭的傳票寄到了薛某家:電瓶車上的乘客南某摔傷致殘,將他告上法庭要求賠償。薛某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正常行駛怎么卻要賠她錢?庭審中,法官向滿腹冤屈的薛某詳細講解了交通事故認定書和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原來薛某當(dāng)時是無證無照駕駛,又未購買交強險,而其駕駛的摩托車屬于機動車,對方的電瓶車屬于非機動車,故薛某在交通事故中雖正常行駛,但仍需負次要責(zé)任。最終法官判決薛某賠償南某七萬多元。

 

聽到判決結(jié)果,薛某的大腦一片空白。怎么辦?家中一貧如洗,連自己的醫(yī)藥費都是借的,拿什么支付這么多賠款?薛某一咬牙,就自己的醫(yī)藥費,對開電瓶車的老頭秦某提起了訴訟,法院判決秦某賠償薛某三萬多元。可秦某都七十多了,自己沒有收入,根本湊不出給薛某的賠償款。一場追討賠款的拉鋸戰(zhàn)開始了……

 

受傷的南某申請了法院強制執(zhí)行,隔三差五就到法院來催促,甚至放言不拿到錢就不走。南某為何如此著急?法官了解后得知,南某也是個貧困戶,家里一夫一子都重病在床,后其子死亡,丈夫也奄奄一息。南某沒有生活來源,只好日日來法院,盼著這筆錢能早日到位,將自己破碎的家庭支持下去。面對三個困難戶,法官輪番上陣,分開做工作,可是三個人都咬著自己的困難不松口,這廂薛某和秦某把自己的貧困情況說了又說,哀求法官說拿不出錢;那廂南某聲淚俱下的哭訴,企盼法官早日幫她拿回賠償。案件就這樣轉(zhuǎn)了三四手,結(jié)案了又恢復(fù),直到最后法官終于說服了南某做出讓步,又勸服秦某的子女分別出錢,薛某借錢,最終以2.5萬了解了此案。

 

薛某、南某和秦某都高高興興的走了,但是事情的起因我們不能忘記:正是無證無照駕駛,導(dǎo)致了悲劇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