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泰州訊:日前,全省首家跨地區聯防聯調組織--婁南聯防聯調委員會成立十周年,江蘇省、泰州市、南通市、姜堰市、海安縣、婁莊鎮及南莫鎮的有關領導及政法部門有關同志到場祝賀。我院溱潼法庭負責人應邀參加了會議。

跨接邊地區往往成為“基層管不了,高層管不到”的“真空地帶”。泰州市下屬的姜堰市婁莊鎮和南通市下屬的海安縣南莫鎮作為兩市交界的接邊鎮進行了有益探索,于19974月成立了婁南聯防聯調委員會。聯調委重點服務兩鎮接邊的11個行政村,22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8萬人。十年來,聯調委堅持預防為主、調防結合、多種手段、協同作戰的調解工作方針,先后調解各類矛盾糾紛312件,有效維護了接邊地區的社會穩定。轄區法庭通過業務培訓和指導方式參與聯防聯調,發揮了重要作用。

會議期間,姜堰溱潼法庭與海安墩頭法庭負責人就繼續全面支持和參與跨地區聯調工作進行了深入探討,達成四點共識。

一是全面開展“五五”普法,大力提升群眾法律素質。深入接邊地區,以法律咨詢等方式,進行法制宣傳;對典型案例,應及時通過當地的廣播、電視、宣傳欄等載體,以“舉案說法”方式予以宣傳;要利用巡回法庭和假日法庭,深入到村頭、田頭審理案件,達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二是采取多種形式加強業務指導,提高調解員的業務水平。通過集中培訓、觀摩調解、下村輔導、聯席會議等形式,提升調解員法律業務水平和民事糾紛調解能力,切實發揮民調組織第一道防線的作用。

三是堅持定期排查矛盾糾紛隱患,公告矛盾動態,探究發案規律。突出重大節日、重要活動、敏感時期的矛盾糾紛集中排查調處,認真落實調解工作責任制。接邊地區糾紛案件一旦收案,要迅速深入發案地掌握情況,充分運用當地的善良風俗,就地調處或先做好矛盾鈍化工作,確保調解成功率在80%以上,確保兩地接邊地區無因糾紛調處不及時或不當引起的上訪、民轉刑案件。
  
四是推動跨地區聯調與“訴調對接”工作有效銜接,不斷擴大社會效果。完善“訴調對接”機制,著力提升“訴調對接”整體水平。溱潼法庭和墩頭法庭要進一步加強聯系和溝通,加強工作中的協調配合,積極探索法庭在訴訟調解與基層民調工作的對接機制。接邊兩在工作中相互支持、相互協作。發生跨地區糾紛時,要共同指導兩地基層調解組織做好調解工作,確保不發生地方保護主義;無論是哪一個法庭受理的跨地區案件,另一方都應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予以配合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