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男子網絡代辦信用卡詐騙8萬多元
作者:健砝 發布時間:2014-06-11 瀏覽次數:1146
通過網絡可以查閱資料、購物、看新聞、玩游戲等, 如今“上網”已成為一種時尚。然而由于當前相關網絡監管等制度還不完善,讓一些犯罪分子鉆了空子。網絡代辦信用卡業務近年來在網絡上悄然興起,許多人也認為網絡代辦信用卡業務方便,但網絡代辦信用卡是有很多陷阱的,需要大家注意防范,以免誤入精心設計的陷阱。近日,建鄴法院審理了一起利用網絡代辦信用卡業務詐騙8萬多元的案件。
今年已年過四旬的中年男子許某,初中畢業后由于沒有一技之長就一直無業,1991年在其23歲時因犯搶劫、盜竊罪,被當地法院判處有期徒刑6年,然而此次犯罪被判刑并沒有讓其真正悔改。由于一直處于無業狀態,難以維持生活,許某經常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經常上網的許某一次看到了網絡代辦信用卡的信息后,靈機一動,他心想發財的機會來了。
2013年10月至11月期間,許某糾集兩名90后男子馬某、黃某等三人,密謀以網絡代辦信用卡的方式撈錢。許某通過網絡散布虛假的代為辦理信用卡業務信息,并從網上購買了兩張銀行卡,用于存放撈來的錢。不久,果然一條“魚兒”上鉤了,蔣某打來了咨詢電話,詢問網絡代辦信用卡相關事項,被告人馬某負責接聽和回答了蔣某的電話咨詢。對網絡代辦信用卡事項堅信不移的被害人蔣某,很快與被告人馬某等談妥了信用卡代辦事項,被告人黃某負責取錢,被告人許某等三人先后多次從被害人蔣某處騙得人民幣8萬多元。
警方根據被害人蔣某提供的線索,經過縝密地偵察,一個月后,很快就在被告人許某等三人老家將他們抓獲。隨后,許某等三人退賠了被害人蔣某的經濟損失。
法庭上,三人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認為是自己法律意識淡薄,才走上如今的犯罪道路,給社會和家庭帶來傷害,請求法庭給予其一次悔過自新的機會。法院將根據案情綜合評議,擇日進行宣判。
那么,信用卡業務可以在網絡上代辦嗎?為此,筆者向南京多家銀行咨詢,客服人員均表示不可以在網絡上代辦信用卡業務。銀行工作人員作了專門解釋和提醒,信用卡必須由本人親自到營業網點辦理,辦理的時候要提供單位證明、工資證明、個人的身份證等資料,辦理業務時必須由本人簽字,辦理額度的大小,是由本人提供工資證明和工作行業來決定。辦理信用卡不需要手續費,凡是要求匯款的基本都是騙局。另外,個人身份等信息不要隨意外泄,以免上當受騙。身份證、戶口本等重要證件丟失后要及時掛失,以防犯罪分子冒用身份證等辦理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