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在手里 錢卻被盜
作者: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法院 發布時間:2014-06-10 瀏覽次數:513
信用卡在自己手中,里邊的錢卻被透支一空,卡號明明與手機綁定,卻沒有收到任何消費前的提示,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近日,吳中法院審結一起信用卡詐騙案,犯罪分子通過軟件截獲手機驗證碼進而冒用他人信用卡。
2012年,張某開始沉迷于博彩網站,一年來已經花了300多萬元用于投注。他與好友徐某合住,二人十分熟悉。張某知道徐某的身份證號和手機號,還知道徐某的手機通過wifi與電腦安裝的一款手機助手軟件同步,只要徐某的手機在家中連接wifi,就能通過該軟件操作手機內容。
隨著張某在博彩網站里越陷越深,他動起了盜刷朋友信用卡的歪腦筋。2013年8月的一天夜里,趁徐某熟睡,張某在銀行官網輸入徐某的身份證號,在電腦軟件中查看以短信形式發送到徐某手機的驗證碼一并輸入,查出了徐某的信用卡號,再通過軟件及時刪除短信,完全沒有引起徐某注意。張某用竊得的卡號為博彩賬戶充值時,同樣有動態密碼發送至手機,他如法炮制,在軟件中截獲密碼。通過這種方式,張某5次盜刷徐某信用卡4萬多元,并在博彩網站上揮霍一空。最終,張某以信用卡詐騙罪被吳中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年,并處罰金3萬元。
法官提醒:“密碼+手機動態驗證碼”并非絕對安全
現在手機與卡綁定的網絡支付形式十分普遍,消費前手機收到動態驗證碼,輸入正確的驗證碼才能成功支出錢款,看似安全,實則隱患重重。
在通過手機綁定的網絡支付時,最好進行多重防護,如辦理網銀盾、電子口令卡等再次保障安全的工具。另外,要妥善保管好手機和密碼、設置合理的轉賬支付限額、開通即時短信通知服務、提防“釣魚”網站鏈接、謹防個人信息泄露等。一旦發生盜刷現象,應該馬上申請凍結賬戶,并對存款全額和賬目憑證取證保存,同時向公安機關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