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法院審結了一起通過網絡實施詐騙的案件, 17歲的被告人李路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3000元。

 

刷任務日賺200元?  費用全免卻需交納押金

 

28歲的小芳在蘇州的一家電子廠上班,月工資雖有三千余元,但總是感覺到入不敷出,就一直在想辦法賺點外快。有一天,她發現自己QQ里有一個叫“淘寶招聘客服——小麗”的網友,而且一直保持在線,個性簽名上寫著“每天更新工資發放通知”,于是就好奇地點開了個性簽名后的網址,網站顯示為北京的一家互動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該網站張貼了公司的各種執業證件、代刷電子合同及公司的成員介紹,這使急于賺錢的小芳對此興趣大增。于是她就主動聯系了網友“小麗”,。但網頁顯示要在繳納350元押金的前提下才能簽訂合同,小芳想也沒想,就按照網站的提示爽氣地匯出了350元。

 

要想返錢必須匯錢?   花頭繁多卻總是只進不出

 

做完第一次任務的小芳心情極好,一來工作任務簡單,屏幕上點點即可,二來按照每天200元計算,自己馬上就成白領。但當其要拿第一次傭金時,客服“小麗”卻告訴她要聯系公司財務,就發了一個名為“心向互動——財務”QQ號給小芳。“財務”直接告訴小芳要綁定工資結算帳戶必須要轉存1980元,小芳欣然接受。打完這兩筆錢后,在一個月的時間里,客服“小麗”、公司“財務” “銀行商務理財會計”在承諾“無需繳納任何費用的”前提下要求小芳支付保證金、綁定金、啟動金、返還金、潔卡金等共計30000元。這樣算下來,小芳共匯款20次。當花光自己積蓄和借款,實在沒錢再互動時,小芳才意識到自己是否被騙了,這才選擇了報警。

 

網絡詐騙騙術高明?  自學成才且漏洞百出

 

公安機關通過網絡偵查技術,將目標鎖定為遠在海南的李路。尚未年滿十八周歲的李路,上到初一后就綴了學,跟著別人出海打漁,16歲那年因為吸毒被公安機關處理。由于打打工收入并不多,再加上自己好吃懶做,總想找個輕松的賺錢方法。聽說很多人通過網絡實施詐騙,卻苦于無師可拜,只好“自學成才”,通過在網絡上搜索,獲得了詐騙技巧、詐騙模板等素材,再經過自己的加工整理,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網絡兼職詐騙流程。

 

為此,李路以8元一個的價格購買了8QQ號,分飾不同的角色,并以每張100元的價格在淘寶網上購買了4張銀行卡,然后又讓他人幫忙制作了名為“北京心向互動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的假網站。就是依靠這些簡單的投入,17歲的騙子居然讓28歲的小芳在一個月內轉賬20多筆多達30000元。

 

其實,李路的騙術并不高明,可以說是漏洞百出。一是殺毒軟件已經提示小芳登陸的是虛假網站,但她還是輕信網友“小麗”關于網站維護的解釋;二是與小芳進行交流的客服、財務,甚至是銀行會計,居然都使用QQ交流,且不分晝夜、隨時聊天、錯字較多、用語粗魯;三是兼職廣告明明是“費用全免”,但卻屢次要求小芳打款;四是公司客服、公司財務、銀行指定的帳戶等均為個人帳戶,且不同的單位卻指定的是同一個人的帳戶。五是資金互動,小芳僅收到對方帳戶打來的4筆互動金,分別是5.57元、11.14元、22.28元和45.6元,自己卻“互動”掉30000元。

 

法官提醒:本案被害人主動上鉤、不斷被騙,生活常識的缺乏、法制意識的淡薄是造成自己不斷相信騙子的深層次原因。在尋找網絡兼職時尤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天上不會掉餡餅”,不符合常理的工作形式和工資標準不要相信。其次,不管是以任何名義支付,凡是需要自己先付錢的兼職不要信。再次,通過QQ辦理銀行業務的工作人員不要信,使用個人帳戶的公司不要相信。最后,網絡空間的虛擬性決定我們在網絡交往中必須多留心眼,遇到問題及時向公安部門咨詢或報警,避免在被騙的泥潭中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