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理財”有風險 百萬富婆變“負婆”
作者:夏凱 盧鳳 發布時間:2014-05-22 瀏覽次數:491
聽說朋友陳某有“專家”幫著理財,也想賺一票的李某就將錢交給陳某,委托其代為理財,卻不想不僅沒賺著,連本金也打了水漂。近日,江陰市人民法院調結了這起案件,陳某答應返還李某的本金28.4萬元,虧損款雙方各承擔50%。
江陰的李某經過幾十年的打拼,小有積蓄,是“富婆”一個。去年,得知老朋友陳某認識了“期貨投資專家”,李某就將自己的122萬元委托給陳某,讓其幫助理財。陳某口頭承諾保本操作,且每月都可以分紅。但除了前兩個月拿到分紅外,一年多的時間,李某就再也沒有拿到過一分錢。眼看不僅沒錢賺,自己都要成“負婆”了,坐不住的李某叫上其他的委托人,將陳某圍堵住并直接拉往派出所。在派出所民警的調解下,陳某承認,由于投資失誤,如今賬戶上已經沒什么錢了。
李某等人義憤填膺,迫于壓力,陳某寫下承諾書,承諾會將剩余的錢按比例歸還給投資者,其余損失自己承擔60%,委托人承擔40%。后李某一紙訴狀將陳某及其丈夫告上了法院,要求陳某履行承諾書。承辦法官多次組織雙方進行調解,最終讓雙方達成了前述調解協議。
承辦法官提醒廣大市民,保底條款這種旱澇保收的約定在現行法律中沒有明確約定,一般應當被認定為無效。在風云變幻的證券期貨市場中,各種風險隱患無處不在,受托人的保底承諾往往難以兌現。一旦出現虧損,投資者不但無法通過法律途徑獲得保底收益,而且有可能連本金的同期銀行利息也無法拿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