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堅決要求離婚,我對他已經仁至義盡了,真害怕到時候他把我的兩個家都毀了…….”小李在電話那頭激動地說道。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可能毀掉小李婚姻的那個他——不是仇人更不是“小三”,而是那個嗜賭的老丈人。

 

原來小李和小王八年前相識于大學校園,不同于別人“畢業就失戀”,他們畢業就結了婚。結婚前小王提到自己的父親時常賭點兒小錢,因小李覺得“小賭怡情”,再說丈人又不和自己生活,也沒在意。

 

婚后不久,就有人開始向老丈人逼債,走投無路下,丈人向女婿求救。想著老婆和孩子,小李拿出了自己的積蓄200萬交給了丈人,但告誡丈人不要再沉淪“賭海”了。小李以為這樣做可以挽救丈人及其家庭,但沒多久,一個陌生人向小阿的老婆小王主張債權,理由是小王用她自己名下價值90萬的車子給父親做了擔保,面對小李一再的追問,小王哭訴著說她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父親被別人逼上絕路。

 

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小李的心里就有了一個疙瘩,加上生活中的一些煩心事,小李對丈人的不滿日漸增多,有時也會因小事而遷怒于小王。爭吵次數的增多讓其對婚姻生活感到了厭倦,甚至讓其想到了離婚。

 

該案受理后,第一次調解以失敗告終,但法官聽說,最近老是有一個姓周的中年男子在打聽該案的情況。據說他是小倆口的媒人,與雙方父母熟識,且小李和小王對其比較敬重。熟悉當地風俗的法官知道,讓媒人去做小夫妻的工作可能比法官更直接、更有效。所以法官就在苦口婆心做小夫妻工作的同時,叮囑周某用心勸說這個糊涂的丈人,讓其不要再給小夫妻添亂。

 

后來,媒人周某來到法院,手里拿著授權委托書,說小李委托他來辦撤訴手續。法官在為小夫妻和好高興的同時,也告訴周某,婚姻案件的特殊性,雖取得小李的授權,但還是無權提出撤訴的,必須由小李本人書寫撤訴申請書。

 

幾天后,小李來到法院遞交了撤訴申請書,原來老丈人和小李在家同時立下“保證書”,老丈人保證不再“沾賭”;女婿保證不因過去的事遷怒于妻子,也不因這個心結影響家庭的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