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母為贍養將兒女告上法庭
作者:魏本亮 發布時間:2014-05-09 瀏覽次數:531
80高齡的王某終于硬下心把6個兒女告上法庭,讓法院為自己主持公道。由于兒女不盡贍養義務,癱瘓在床的八旬老人王某將六兒女告上法庭,經過法官耐心細致的工作,案件成功調解,實現了“調解一案、教育一片”的社會效果,受到當地群眾的稱贊。
王某的小兒子背著自己的母親來到法庭尋求法律幫助。老人敘說:今年已經80歲高齡了,孕有三兒、三女,前年11月份因患腦血栓至今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而其他子女對王某的贍養互相推托,經過村委的調解矛盾始終未能解決,王某在萬般無奈之下將自己的兒女全部告上法庭,要求兒女履行贍養義務,支付贍養費。
在聽完老人的陳述后,法官在同情老人的遭遇的同時也替老人著急,辛辛苦苦把6個兒女拉扯大,到最后卻都不愿贍養,兒女不孝,老人一定傷透了心。法官安慰好老人回家后,決定以最快的速度處理此案,當天下午到老人家中為其辦理了立案及訴訟費減免手續。第二天找到村委工作人員,了解案件情況,并到六個兒女家中送達應訴手續,告知贍養父母是每個成年子女的義務,不僅是在法律上的義務,更是道德上、人倫上的義務。經過法官多次做思想工作,每個人的情緒都緩和下來,但每個人都指責他人沒有履行贍養義務,對自已贍養之事仍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法官見調解時機未到,于是另行約定調解時間;周六法官放棄休息的時間,第三次到王某家中,找到六個兒女的舅舅和鎮里的人民調解員一起利用親情做調解,法官適時講法理、講案例,告知拒不履行贍養義務的法律后果,最后在法官、人民調解員、村委及六個子女舅舅四方的合力下,六個子女終于達成一致協議:由六子女輪流照顧王某,每人一個月;對產生的醫藥費由六被告均分;并當眾向法官保證一定會按時贍養好母親。當法官把老人的六個子女叫到老人床頭前一一給老人認錯時,老人激動的說“多虧公家的人啊,真是好法官啊,真是太感謝你們了!
法官解說:法院在處理涉及家庭糾紛特別是贍養、撫養、分家析產等涉及親情等案件時,要注重調解工作,運用多種方式借助各種社會力量,緩和矛盾,消除內心屏障,以情融化心結,最終使大家握手言和,親情得以回歸,達到案結事了人和的目標。同時要避免機械法條主義,造成“案結事未了”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