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女士和其他年輕人一樣,習慣了每天通過微信與人溝通,3月份的這天,她和往常一樣打開微信,微信群中一張上身全裸的照片映入眼連,下面還跟著很多人的發言。正準備看個究竟的董女士突然震住了---這個裸照上不是別人,正是董女士自己啊!難忍怒火的她經查知,發照片之人正是自己做保養的美容店的店主齊女士。董女士一氣之下以侵犯隱私權為由將齊某訴至昆山法院。日前,該案經法院審理,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店家賠償董女士8000元。
為健康美麗,搶先體驗胸部養生儀器
董女士和齊女士因以前都做美容行業而相識。后董女士雖轉行,但她始終十分在意自己的美麗與健康,這天,聽說齊女士的美容養生店里新引進了一款新產品—胸部美體養生儀,董女士便急匆匆來一睹為快。關于該儀器,倆人聊得甚歡,最終齊女士同意以優惠價為董女士辦一個套餐,讓其搶先體驗驚人效果。
為宣傳推廣,店主將“裸照”發至微信群
因每次做保養均需上身裸露,故店主每次都會安排在專用的封閉空間以保障隱私。幾次體驗后,董女士的效果確實不錯。齊女士在一起做保養時便提議,給董女士拍照,記錄她的點滴變化。考慮是相識多年的熟人,董女士沒猶豫便答應了。
新產品的推廣并非容易,齊女士也想盡各種方法通過qq、微信、平面廣告等多種渠道加大宣傳。3月份的這天,恰逢微信群中一顧客咨詢該養生儀器的效果情況,為說服顧客,齊某情急之下便將曾經拍的董女士的裸照未經任何處理,發到了微信圈中。于是便出現了開頭的一幕。
法官說法:隱私權是一種基本的人格權利,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我國《侵權責任法》第二條中也明確,受法律保護的民事權益中包含隱私權。本案中,裸照顯然屬于個人隱私范疇,微信群雖不及網絡的信息開放度高,但微信群也是一個公共媒介,齊某將她人裸照未經本人同意,也未做任何處理即發到微信群的行為顯然侵犯了董女士的隱私權。經法官調解,齊某同意賠償董女士8000元,并在該微信群中向董女士賠禮道歉。
在信息日益開放和多元的今天,新生媒介層出不窮,我們作為個體,應當注重個人隱私的保護,切勿將個人隱私信息傳入公共媒介;同時,在運用信息時,也應審慎,避免行侵犯他人隱私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