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少年的迷失
作者:李魁、侯明光 發布時間:2014-05-05 瀏覽次數:511
花季少年 成為被告
當一臉稚嫩的張曉站在被告席上的時候,幾乎庭內的所有人都忍不住開始眼圈發紅。那是一個瘦弱的男孩,一個本應該在校園里無憂無慮,笑得會比陽光還要燦爛的花季少年,可是現在,他卻滿臉憔悴的站在那里,低著頭,甚至不敢看自己的家人。他還沒發現,人群之中,并沒有他的父母。
父母吵罵 少年離家
隨著案件的審理,我們對張曉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我們發現,這個少年的錯誤是和他的家庭有著不可分開的關系的。張曉的父親是個嗜酒如命的人,整日不務正業,而其家庭也并非富裕。張曉母親不滿于這種現狀,于是兩人常常吵架。用張曉的話形容,那就是天天吵架,隔天打架。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的張曉感到很自卑,在學校和村子里都抬不起頭來,而他也更希望父母能夠多給他一些關心。在多次勸阻無果之后,十六歲的少年張曉選擇了離家出走。但離家出走也并非一帆風順,沒有錢又孤獨的張曉挨了兩天的餓,最終不得已之下又回到了家中。可讓張曉更加傷心的是,父母可能因疲于應付,對于張曉曉的離家出走竟然毫不知曉,回到家之后才知道張曉已經離家兩天沒回。張曉感覺,自己的天,變了。
尋求刺激 放火偷盜
自己的家庭已經沒有了愛和希望,傷心欲絕的張曉為了躲避現實的殘酷,于是選擇去網吧消磨時光,這樣可以暫時遠離家中的分吵,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就這樣,張曉在網吧里認識了一幫所謂朋友,一起玩游戲、一起唱歌,甚至一起去放火和偷竊。去年冬天的某晚,張曉和其他幾名未成年人來到了沛縣張寨鎮某村,為尋求刺激,幾人將路邊10余戶人家的柴堆點燃,并燒壞燒毀其他物品,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248元,但燃燒的大火并沒有讓他們滿足,趁著火勢逃開的他們在東蘆莊村再次將12戶人家房前屋后的柴火堆點燃,直至消防隊到達后才將大火撲滅,導致上述村莊停電2天,給居民生活造成極大不便。短短一個月時間,張曉參與放火燒毀村民房前屋后柴堆共計37戶。然而更讓人想不到的是,他們竟將尋刺激發展到了盜竊上面,僅僅半年,張曉幾人成功盜竊作案14起,盜竊數額合計價值13000元。
父母缺席 法官鼓勵
沛縣法院科技法庭內,第一次抬起頭的張曉往人群里看去,他希望能看到父母的身影,看到父親生氣但依舊寬慰的眼睛,看到母親憔悴但依舊慈愛的笑臉,但讓他失望的是,他的父母不在。法院雖嘗試了很多方法,但依舊一直沒能聯系上他的父母,直到這一刻,再也忍不住的張曉終于在庭上哭了出來···為了更好的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沛縣法院少年庭邀請了沛縣共青團委書記作為張曉的“臨時家長”參與法院的審理。在庭審過程中,面對放火、偷盜造成的惡劣后果,張曉哭了,他開始后悔自己的行為,后悔做了這么多的錯事。法庭教育中,長期從事未成年刑事審判工作的歐陽紅梅法官語重心長的對張曉說,家庭雖然是誘導你犯罪的一個因素,但關鍵因素還在你自己,一時的錯誤并不能代表你的一生,希望你能夠好好改造,讓自己朝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