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蟲界,飛蛾和蝴蝶如同姊妹,屬鱗翅目。破繭化蝶是千年來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傳誦;飛蛾撲火,自取滅亡,是對貪婪之人的評價。同是姊妹,差距怎么這么大呢?身陷囹圄的張剛在沉思著,我屬誰呢?

 

飛蛾的悲哀在于它沒有思維,不能分析和判斷事物,死了都不明白是為什么。而人則不同,人能夠辨別善惡,懂得風險,但在誘惑面前仍然有人如飛蛾一般失去理智。20093月,正在河南焦作市打工的山東人張剛接到弟弟張福的電話,要他來安徽宿松考察國家引進的試點項目,屬72行外的第73行,非常冷門,表面形式不好看,被外界所不理解,但潛力不可估量。

 

半信半疑的張剛在宿松得到了弟弟熱情款待,第二天隨弟弟去考察項目,來到了一個擠滿了人群的大教室。只見黑板上赫然寫著一個醒目的大字“騙”,教員正口若懸河地解釋。世界上的“騙”分兩種,一種是善意的“騙”,善意的謊言無處不在,是為了一個美好結局;一種是惡意的“騙”,就是綁架勒索,詐騙別人的錢、時間、感情,而我們請大家來就是善意的“騙”。這下張剛才明白,這就是被國家明令禁止的傳銷活動。

 

飛蛾不怕死是對火光的憧憬,人敢于以身試法是貪婪所致。張剛明明知道傳銷是違法的,但是他抵擋不住講課所描繪的誘惑。中國網絡營銷集團的前身是武漢新田公司,注冊資本3500萬元,固定資產5個億。董事長王瓊是全國十大創業之星,每年上交上億的稅收,抵幾個武鋼。“克拉非”化妝品(中文名“嬌妃”)是新田公司和法國瑪王蓮娜合作產品,由新田公司在大陸獨家代理,只要交3000元的入會費,就能編織以你為中心的人際網絡。

 

科學考證:飛蛾是夜行性昆蟲,具有趨光性,主要依靠月光來判斷方向,有時常常把燈光、火光誤為“月光”而葬身。經過三天的洗腦,他已找到方向,一個發財的夢想已在張剛頭腦形成:半年后每月1-5萬,一年后每月23.8萬元,兩年后1-5千萬的財富,到時定讓家人刮目相看。想到這兒,張剛當場交了9000元,把自己的妻子和未滿3歲的兒子發展為下線,被公司破格從會員提升為推廣員。因為根據公司規定,網絡人員分為五個級別:消費1-2套產品可成為會員;消費3-9套產品可升為推廣員;消費10-64套產品成為培訓員;消費65-392套產品可成為代理員;超過392套產品的可成為代理商,并強迫退役,由國家出5千萬元買斷人際網絡。多么令人向往啊!

 

飛蛾撲火不是直撲,而是不斷變化角度,軌跡如同蚊香形狀,半徑逐漸縮小。要達到發財的巔峰,就要不斷發展下線,每發展一個下線,可得到300-400元的提成。根據傳銷法則,可騙對象分三類,親戚類:兄弟姐妹、父母;五同類:同學、同事、同鄉、同宗、同好;鄰居類:前后左右鄰居、師徒等。于是張剛又把自己的姐姐、姐夫騙來,姐夫又把侄女騙來……很快形成一個傳銷金字塔,張剛也成為一個課管,負責傳銷人員的寢室調配,處理傳銷人員相互間的瑣事,授課時望風,最后自己走上了講臺,成為傳銷組織的骨干。

 

傳銷人員的集聚,引起的安徽宿松警方的懷疑。張剛與同伙李廣為遷移提前到寶應,經過考察,認為寶應更為有前途的培訓基地。一是屬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引誘求職者有說服力;二是環境好,四季分明,各地人都適合;三是交通發達,行走方便。得到總部的認可之后,2010427,一輛大客車載著78名營銷人員轉移到江蘇寶應。78名營銷人員被分別安排在縣城不同的四個地點。寶應縣城出現了南腔北調的人,最遠的是東北。按照張剛講課時的謬論這符合三個有利于:對國家有利,節約了教育經費,節約資源,未要國家掏一分錢;有利于集體,可以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有利于個人,給個人提供創業的機會。

 

寶應縣城工農路一座庭院二樓熱鬧起來。每天早上5點半鐘,求業者就開始上課。先是集體唱歌,然后由課管上課。先上小課,也就是制度課,如何遵守作息制度等等,后上大課,也就是分享課,進行洗腦,傳授傳銷經驗。每天重復前一天的課程,目的就是一個,讓你入伙掏錢,然后將這個機會告訴親朋好友,這是中國以后必將走的一條路,為什么政府禁止傳銷,就是怕國家試點暴富行業被曝光,不能讓更多的人加入,保證少數人發財,沒有人推薦,省長縣長的兒子都不要。這套說辭把傳銷人員說的心癢癢的,子傳父,同學相互傳,親戚之間傳,一個騙一個。為了撈回自己已投入的錢,明知是火坑,還是往里跳。有的人介紹不到下線,課管則以各種手段進行威脅,迫其就范。

 

神秘的不速之客,嚴密的防控措施,讓人煩燥的歌聲,這些異常在7月份時引起了社區注意。這伙人是干什么的?社區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經過幾天的仔細觀察,公安機關斷定這是一個傳銷窩點。就在公安機關行動前,張剛可能已嗅到什么,趕緊又將營銷人員轉移到響水,后被響水公安機關勒令解散,張剛和李廣也成了網上通輯犯。

 

飛蛾撲火的軌跡是不可逆轉,是對光的向往。而染上傳銷毒瘤的張剛和李廣繼續織編傳銷網絡,天網恢恢。

 

201011月,逃亡4個月的李廣被武漢鐵路公安抓獲,張剛被響水公安機關抓獲。由于傳銷公司是虛擬公司,對付公安機關有一整套反偵察的手段,兩罪犯的上線全部蒸發了。近日寶應法院公開審理張剛、李廣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法官問:“你們見過‘中國網絡營銷集團’的營業執照嗎?”對答:“沒有”。問:“總部在武漢哪里?”答:“不知道。”“嬌妃”化妝品是什么樣?答:“沒有見過,根本沒有。”問:“沒有見過怎么推售?”答:“就是騙吧。”兩罪犯對所犯罪行供認不諱,表示悔罪伏法,要求寬大處理。經合議,該案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張剛、李廣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并處罰金四千元。應證了一句古老的成語:“飛蛾撲火,自取滅亡”。(以上人物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