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檔案資格認證制度對我國檔案建設的啟示
作者:孟吉祥 陳云青 發布時間:2012-07-12 瀏覽次數:850
目前,我國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尚處于起步階段,本文通過對外國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現狀的介紹,對我國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建設提出借鑒外國先進經驗的幾點意見。
職業資格證書制度( 簡稱NVQ) 是勞動就業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 也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國家考試制度。它是指按照國家制定的職業技能標準或任職資格條件, 通過政府認定的考核鑒定機構, 對勞動者的技能水平或職業資格進行客觀公正、科學規范的評價, 對合格者授予相應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目前,我國建立了諸多各行各業的職業資格認證和就業準入制度,這些工作領域的勞動者必須經過相應的培訓,通過全國統一考試,取得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后方可就業上崗。我國檔案行業設立了管理員、助理館員、館員、副研究館員、研究館員等系列專業職稱,使得我國的檔案從業人員進一步的向更加專業化程度邁進。但是,從目前我國檔案行業從業人員來看,其職業的認證存在著很大的問題與漏洞。其認證的模糊性與寬泛性導致了檔案人員組成結構的失衡,致使大量的檔案工作崗位為一些非專業的、不具備檔案工作資格的人員所占據,使得檔案從業人員專業化程度低下,這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檔案行業的發展。因此,建立立足于我國檔案行業現狀的檔案資格認證制度勢在必行。相對于西方國家,我國的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還處于萌芽狀態,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對于建立我國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外國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現狀
在西方國家,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也逐步的形成,并不斷地趨于完善。美國是較早實行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國家之一。1989年美國檔案工作者協會成立了持證檔案工作者學會,開始負責啟動并實施檔案工作者證書計劃,在當年全美檔案工作者年會上正式成立了“檔案工作者資格認證學會”(Academy of Certified Archivists, ACA),標志著美國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正式確立。ACA是一個非盈利的、自愿和獨立的資格鑒定機構,它通過對申請者進行考試審核等程序,合格之后證書申請者才能得到檔案職業資格證書。檔案職業資格證書實行考試制,考試由ACA進行組織,考試每兩年進行一次。考試內容主要來源于ACA頒布的“角色描述”,2003年頒布的“角色描述”將職業檔案工作者掌握的基礎理論和實踐知識分為7個部分,每個領域下面都列出了一系列需要完成的任務和所需的知識。美國ACA提供的檔案職業資格證書并不是終身認證,它需要進行定期的再認證。根據ACA的規定,獲得檔案職業資格證書的檔案工作者每過五年還必須再接受一次資格再認證的考核。
在意大利的公共制度中,傳統的醫藥和法律行業以及心理專家和社會工作者,都必須在專業學會的框架內接受法律的管理。盡管意大利國家檔案學會和其他檔案組織建議必須通過法律建立等級制度并成立文化遺產專業學會的法案未獲得通過,但是意大利國家檔案學會建立了保證專業資格的協作性制度,制定了詳細的檔案工作責任標準,明確了各個工作專業級別的指標。該評價標準明確指出了一位標準的檔案工作者在教育、專業培訓和經驗等方面應該具備的前提條件。意大利的檔案專業水平的認證方法為檔案行業人員專業化提供了一個可依據的檔案職業資格認證的標準。
英國的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可以說是另辟蹊徑,20世紀40年代英國成立了檔案工作者協會,到了70年代早期,協會成立了培訓委員會,該委員會也負責開發協會自己的證書教程——即針對檔案從業者的遠程培訓。20世紀80年代,協會決定針對大學課程建立“認證”體系,即對入學條件、實踐經驗和教學大綱進行審查。未經協會承認的大學檔案系畢業生不能成為協會的注冊會員,這樣對于檔案行業從業人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更有利于檔案行業的專業化程度的發展。
二、我國檔案職業資格認證現狀
總體來講,我國檔案資格認證制度還處于萌芽狀態。由于我國現階段的國情與西方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上尤其是檔案行業的職業資格認證還需進一步的完善。我國上海于2004 年1 月1 日起實施了《上海市檔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暫行規定》,預示著我國檔案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起步。除此之外,連云港市在《連云港市檔案局館年度目標管理暨工作人員考核辦法》中已經有了檔案職業資格證書申領的初步規定;河南省檔案專業初、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在2005 年11 月也首次實行以考代評。自1993 年《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首次提出“實行學歷文憑和職業資格兩種證書制度”以來,我國又先后頒布了《勞動法》、《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暫行辦法》和《職業教育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初步建成了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法律體系。在圖書情報的工作領域,出版發行行業已率先開展了職業資格認證工作 。圖書館職業資格證書制度也已進入中國圖書館界的議事日程,并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科學調查研究 。這些相關行業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已初具雛形,為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營造了良好的國內環境。此外,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等西方發達國家的實施也為我國推行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提供了許多可資借鑒的經驗。
三、國外檔案資格認證制度對我國檔案事業建設的幾點啟示
1、加強檔案建設的專業化程度,實現檔案職業資格認證與檔案高等教育的融合
受限于我國經濟技術等各方面的發展,我國各行業的專業化程度并不高。由于我國目前的教育水平與特殊的教育體制,使得高等教育的理論與專業工作實踐嚴重脫離。就我國檔案行業來說,其真正受過檔案專業教育的檔案從業人員占其總成員數量的很小一部分。大部分受過檔案專業高等教育的畢業生卻被檔案事業機構拒之門外,替而代之的是很多缺乏檔案理論知識的從業人員。因此,調整我國檔案機構從業人員的組成結構成為檔案職業資格認證體系建立的一個必經之路。筆者認為,必須加強檔案建設的專業化程度,可以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對檔案從業人員進行必要的專業知識的培訓與考核。對非檔案專業的檔案從業人員先進行培訓, 通過考試, 然后上崗, 要想獲得各層次職業資格, 檔案從業人員必須接受繼續教育培訓,使得檔案人員通過不斷地學習、實踐,提高自身檔案素質。
2、建立客觀、公正、科學的職業資格考核體系
我國檔案工作領域尚未建立專業化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國家檔案局頒布的有關檔案專業人員職務職稱方面的兩個規章——《檔案專業人員職務實行條例》(1986年)和《檔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1997年),均未涉及職業資格認證的內容。目前,檔案從業人員缺乏全行業統一的上崗資格標準,檔案工作崗位缺乏職業準入控制,非專業人員進入檔案館等部門不存在太多的限制,雖然有些省市開展了資格上崗的培訓與考試,但其考核和鑒定缺乏較嚴格的標準,其結果往往是讓那些非專業人員極輕易地獲得專業職位。因此,從我國檔案工作實際來看,應當由中國檔案學會和各地方檔案學會牽頭,擔任檔案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執行者,并聘請社會各界的著名檔案學者、資深檔案工作研究人員,共同制定全國性的職業資格認證考試標準,逐步建立科學、規范、公正、公開的檔案職業資格考核體系。
3、建立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法律保障
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都有強有力的法規體系作為保障。如日本從1947 年到1974年近30 年間, 在建立產業、行業立法的同時特別注意將職業資格規范寫入法律文件中。這些法律、法規不僅明確規定了職業名稱的定義、受控制的專業行為、注冊資格的條件, 而且還規定了政府行業主管的職責, 專業性學會及其專門工作機構的成員資格、任期、補貼與開支等, 使職業資格的管理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和可操作性。根據我國國情, 在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關于職業資格規范的法規體系的情況下, 要建立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 可以先通過檔案專門法律法規制定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基本綱要, 然后制訂具體的實施內容和方法。我國檔案法對檔案人員從業、任職以及專業地位并未有明確要求與規定, 只有部分省市, 如山西、河南、湖北等省在本省檔案管理條例中規定檔案人員必須取得崗位資格證書。制定相應的國家制度并寫入檔案法, 是國家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得以實施的必要保障。
總體來說,我國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尚處于起步探索階段。在建立我國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過程中,既要考慮到我國基本的國情與檔案行業的發展態勢,也要積極去借鑒吸取西方發達國家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經驗,為建立和完善我國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服務。
參考文獻:
1、 王小麗.關于建立我國檔案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探討[J].檔案與建設,2006(3).
2、 黃力.建立我國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思考[J]北京檔案,2006(1) .
3、譚必勇.美國檔案職業資格證書制度[J].中國檔案,2004(9).
4、秦珂.檔案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初探[J]檔案.2006(4).
5、秦珂,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應注意的問題[J].蘭臺世界.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