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徐州訊:131,燦爛的陽光一掃徐州多日的陰霾。雖然室外的溫度仍在零下九度,冰封路凍,寒風料峭,但在徐州利勃海爾混凝土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白瑞德先生的辦公室里卻洋溢著春天般的溫暖。這位金發碧眼的德國籍先生從徐州市鼓樓區法院執行局齊永遠局長手中接過50萬元的支票,他緊緊握著法官們的手,連聲說“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謝?。?/SPAN> 白瑞德先生還通過翻譯告訴大家:“我來中國已經近十年了,今年是天氣最寒冷的一年,特別是近幾天非常寒冷;但是今天見到幾位中國法官,我的內心感到十分溫暖。中國的法制環境越來越好;利勃海爾公司在徐州的發展壯大得到你們的許多支持和幫助,特別是近幾年利勃海爾公司訴至法院的案件很多,總額千萬余元,都得到了很好的執行,保護了我們的合法權益?!边@是徐州市鼓樓區法院執行法官送執行案款到外資企業,用實際行動服務基層的一個場景。

原來,2004年年底,北京某混凝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公司)與德資企業:徐州利勃海爾混凝土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勃海爾公司)簽訂了購買5輛大型混凝土攪拌車的合同,每輛車價值64萬元。合同履行過程中,北京公司僅付款10萬元,當時尚有310萬元車款沒有支付,雙方簽訂了分期付款協議。但是在隨后的日子里,北京公司并沒有按照協議規定的時間履行付款義務。20057月,在法院調解下,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北京公司答應繼續履行還款義務。但調解書生效后,北京公司并未按調解書確定的內容履行。

20062月,利勃海爾公司向徐州市鼓樓區人民法院遞交了強制執行的申請,欲通過法律手段索回剩余的車款及違約金總計330萬元。法院受理此案后,法官了解到,被執行人北京公司在北京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北京昌平區人民法院均有案件未執行完畢,而且標的都很大,該公司的生產也時斷時續。針對這種情況,承辦法官許靜、馬衛國先后三進北京,通過對被執行人采取強制執行和說服教育相結合的方法,并就執行先后順序與地方法院達成共識,先后查封了北京公司的部分營運車輛,但未實施強制扣押,要求北京公司制定切實可行的還款計劃。后北京公司陸續履行了大部分款項。但截至2007年底,北京公司心存拖、賴的僥幸心理,對尚欠的50萬元認為是違約金和訴訟費而拒絕履行。利勃海爾公司隨即向法院反映了情況。法院認為,人民法院應平等對待當事人,盡管天氣寒冷,執行難度很大,但外商的利益要保護,法律的尊嚴要維護。執行法官當即決定赴京強制執行。

2008122,承辦法官許靜、馬衛國從徐州出發前往北京,途中天下起了大雪,原本七個小時的路程竟然花費了十五個小時。抵京次日,法官即開始工作,經查北京公司銀行無存款,其法定代表人躲藏起來,不肯露面。執行法官及時與北京昌平區法院聯系,并得到了該院的大力協助。124,法官們到達北京公司單位住址,就地查封了兩輛正在營運的車輛,促使其法定代表人出面解決。25日,該公司法定代表人迫于壓力與法官見了面。經法官耐心釋法,該公司領導承認剛剛拿到50萬元支票,但尚未進帳,需要三天后才可向徐州方付款。為防止節外生枝,法官要求和該公司會計一起到付款人單位,以承兌銀行匯票方式向徐州鼓樓法院帳戶匯款,口服心服的該公司領導欣然應允。至此這起異地執行“賴車案”有了一個圓滿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