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傾情合力解圍 助力老嫗重獲夕陽紅
作者:李燕汝 發布時間:2014-03-24 瀏覽次數:485
年過八旬,膝下四子三女,本該好好享受四世同堂的天倫之樂,無奈含淚走上了原告席。兄弟姐妹七人,上有老下有小,本應更加體恤父母含辛茹苦的不易,更加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時光,卻推脫贍養義務被一紙訴狀請上了被告席。鎮江中院日前審理了這起令人辛酸的贍養上訴案件,被告從一審判決其承擔1/4贍養義務的不服,到二審調解自愿承擔1/3贍養義務的感謝,究竟是什么觸動了他,最終做出讓步,成全了家和萬事興的欣慰局面?
八旬老太庭后被拋法院 法官加班送其回家做工作
八旬何老太老年喪偶,體弱多病,無經濟來源,依靠膝下三子四女生活。其他子女均能盡到贍養義務,唯獨二兒子即本案的被告(上訴人)陳某對其不聞不問。何老太心寒,一紙訴狀將其告上法庭,要求其履行贍養義務。一審判決被告承擔1/4贍養義務后,被告不服上訴,要求與其他六名子女平均分擔贍養母親的責任。
由于還有第二個庭審任務,承辦法官對被告進行勸說后將此情況匯報給庭長。全庭高度重視,一邊將老太和被告先行安頓在辦公室休息,從法理和情理上進行歸勸,一邊聯系車輛準備送何老太回家。
開完第二個庭,承辦法官和書記員帶著何老太以及被告驅車來到其住所。然而其他子女均不愿意接收何老太,想趁此機會給被告下馬威,逼迫其履行義務,而何老太又不愿意與被告一家生活。與何老太的七名子女溝通未果,承辦法官又多次與村委會進行了懇切溝通,最終將何老太暫時安頓在村委會內。
多方聯動再次登門 合力化解矛盾以和為貴
當庭調解未果、護送其回家又調解未果,面對這個內部矛盾深重的大家庭,薄薄的卷宗背后卻是大家庭內部深深的隔閡。本可以直接判決了事的承辦法官,回想起八旬老太瘦小的身軀和無助的眼神,內心起伏不定,決定再次造訪,依托社區等多方力量,力爭讓老太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承辦法官了解到村老年協會的會長和已經退休的老村長對何老太一家的情況比較熟悉,曾經多次因家庭瑣事做過她家的調解工作,遂電話聯系了會長和老村長,進一步了解了何老太一家矛盾的癥結所在。原來何老太希望根據農村的風序良俗,由三個兒子輪流贍養,而不是光讓二兒子陳某承擔護理費、醫療費等物質上的義務。承辦法官多次聯系村長、黨委書記和婦女主任等村干部,向他們了解背后的故事,她相信自己此刻多一點的付出能讓何老太的心愿更快一點的達成。
在座的人都很感慨,特別是上訴人陳某,雖然調解的結果最終比一審判決的結果還加重了他的經濟負擔,但是他內心的滿足和感激是無與倫比的。他激動的拉著承辦法官的手,說“謝謝您,是您一次又一次的耐心工作,化解了我們家的矛盾,讓我們兄弟姐妹更加緊密團結,更加珍惜和老母親的相處時間”。調解結束已接近午飯時間,陳某攙扶著母親回到自己的家中,大兒子和三兒子忙著回老大家收拾母親的生活用品,其他四名女兒則跟著老二先行回家收拾房間、整理床鋪、燒火做飯。何老太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曬著太陽,看兒女們忙進忙出,心中也是暖暖的。承辦法官一行人看到這個皆大歡喜的場景也倍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