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保險合同類糾紛以及涉保險理賠的侵權類糾紛增幅巨大,導致此類糾紛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熱點之一。為及時有效化解此類糾紛,321日下午,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為聘用的20名保險糾紛專、兼職調解員頒發了聘書,同時,鎮江市潤州區人民法院保險糾紛調解工作室正式揭牌。

 

據了解,2013年鎮江市中院和鎮江市保險協會共同制定了《關于保險糾紛訴調對接工作的實施辦法》,將在我市潤州、京口法院率先開展保險糾紛訴調對接試點工作,同時經市保險協會的推薦和鎮江市中院審核,確定了我市首批20名保險糾紛專、兼職調解員。其中4名專職調解員來自鎮江市保險行業會,16名兼職調解員則來自于我市各家保險公司。聘期為兩年。

 

“對于起訴至法院的保險糾紛,調解工作室根據糾紛的實際情況和案件審理的需要,可以進行先行調解、委托調解和協助調解。”潤州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葉志祥介紹,早在2008年,該院就在道路交通事故大隊設立巡回法庭進行了訴調對接工作的探索,數據顯示,2013年巡回法庭受理道交案件385起,其中90%以上以調解方式結案。

 

根據《實施辦法》,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糾紛的實際情況和案件審理需要,將起訴至法院的保險類糾紛案件,委托保險糾紛調解工作室進行調解,并進行全程跟蹤管理。調解可采取先行調解、委托調解、協助調解三種方式。

 

同時,訴調對接的建立也有助于保險行業的規范化發展。市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康勇表示,保險案件有類型化特點,對其中帶有普遍性的案件堅持聯合調解,有助于防范保險行業整體性風險。“聯合調解能夠較好地調節和節約社會資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拿出符合理賠標準,同時雙方當事人也能接受的調解方案,從而化解矛盾。”專職調解員韓建順對自己的調解工作如此定位。

 

市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陳敏告訴記者,保險類糾紛訴調對接機制的建立和運行,在我市尚屬首次,訴調對接具有簡便、快捷、成本低的優勢,經過潤州、京口法院的試點工作,最終將在全市法院推廣,令更多的市民得到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