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法院將司法實踐融入教育實踐活動
作者:王小新 發布時間:2014-03-24 瀏覽次數:994
“始終將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貫穿于辦案的全過程,把人民群眾當親人,在感情上尊重群眾、貼近群眾,用真心、真情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
3月14日下午,泰州市中級法院大法庭座無虛席,黨的十八大代表、“全國優秀法官”陳燕萍正在向全院干警介紹如何在審判實踐中走群眾路線。這是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泰州中院立足審判實際,注重教育實效開展的系列活動之一。
緊貼實際 目標要求更具體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教育實踐活動開始前泰州中院黨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認真學習領會省法院、市委關于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系列文件精神,并緊貼法院工作實際以解決問題為導向,提出了泰州中院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1234”總要求,即:圍繞“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一目標,緊扣“公正司法、司法為民”兩大主題,突出“規范司法、作風建設、質效管理”三項工作,重點解決“為民司法的宗旨意識、服務發展的大局意識、忠誠公正的自律意識、爭先創優的主動意識”不強四個方面問題,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深入一線 意見建議更真實
泰州中院在此前開展的“百名法官掛鉤企業、百名法官服務項目、百名法官聯系村居”活動中,全市法院共有324名法官分別與109家企業、79個項目、39所學校和102個村居掛鉤聯系。為了確保征詢到真正的意見建議,法官們到掛鉤單位面對面聽取民眾對法院司法作風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對于一些重點行業部門,院領導班子成員更是帶領庭室負責人登門聽取意見建議。
與此同時,中院領導班子還集中到各市區法院調研,傾聽審判一線干警對中院“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反映。在泰州門戶網站運用“陽光法院論壇”、微博、微信、郵箱等新媒體手段廣泛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截至目前,已走訪21家單位,征詢627人次意見建議,僅“陽光法院論壇”發帖數就超過2萬條,其中建言獻策類主題帖386帖,舉報投訴類主題帖109帖。
搶抓當前 整改落實更及時
針對征詢梳理的有關法院司法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泰州中院要求每位干警要邊學邊改、即知即改,要從我做起、從當下做起,從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做起。同時改變傳統考核模式,將內部監督與崗位目標考核有機整合,建立了由一把手領導負總責、紀檢監察牽頭協調、處室負責人負責組織、干警具體實施的監督機制。由于整改落實及時到位,在今年1-2月份全院收案數同比增長96.5%情況下,法定正常審限內結案率依然達到97.7%,同比上升了5.36個百分點,“四項”案件未結案率同比下降了8.14個百分點。
“法院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目的就是要實實在在地解決司法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就是要將黨的群眾路線落實到具體的審判實踐中,就是要用群眾認同的態度傾聽訴求、用群眾認可的方式查清事實、用群眾接受的語言詮釋法理、用群眾信服的方法化解糾紛。”泰州中院院長熊毅在法院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會上說出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