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購的名牌包兩只變一只,到底誰不誠實?
作者:夏凱 楊奕 發布時間:2014-03-21 瀏覽次數:521
家住江陰城東的季婷(化名)最近很郁悶,她花4萬多元在淘寶上代購了兩只名牌包包,郵寄過來的時候變成了一只。她與賣家溝通后,賣家也很吃驚并表示委屈,明明就寄出去了兩只。雙方互相猜忌,于是數天前,季婷一紙訴狀將賣家告上了江陰市人民法院。
買方:收到的包裹為1只,海關出具的繳稅憑證上數量也為1只
季婷通過淘寶,聯系了在法國留學的一位中國學生,向她代購了兩只價格不菲的名牌包包,一只1萬多元,一只2萬多元。大約經過一周,包包就飄洋過海到了江陰的郵局。接到收貨信息和需繳稅通知后,季婷立即與賣家電聯,賣家在電話里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當面打開包裹檢查,如果發現有數量減少等問題,堅決拒簽收。
季婷一路答應著來到了郵局。那天下著雨,季婷說自己拿到包裹后就往車子鉆。上車打開包裹一看,包包怎么只有一只,而且海關進口稅款繳納證上顯示的數量也為一只。大約20分鐘過后,她折返回郵局,討要說法。郵局方面也證實,他們拿到包裹時就是一只。
季婷認為是賣家有意發一只包,卻收了她兩只包的錢,要求賣家退款。但是賣家堅稱自己已發貨,是買方沒有遵循雙方的約定:當面簽收,造成貨品遺失。季婷向淘寶申訴沒有獲得支持,最后那遺失包包所需支付的2萬多元被自動打到了賣家賬戶上。
賣方:代購潛規則,大包套小包一起寄出,可以逃避關稅
法院多次與賣家取得聯系,賣方也提供出了自己的證明。包包從法國郵寄出來時,所稱的重量為
至于為什么海關出具的憑證上報關數量為1,她解釋說這就是代購的潛規則,包中套包,用于避稅,一旦包裹被抽檢到,海關人員如果沒有把包包打開仔細看,就不會發現隱藏在里面的一只包,這樣數量上可以少算一只,也就可以少繳納稅款。她說海關的抽檢存在著隨機性和不精確性,這1只包包只是一個粗略的統計而已。
“為什么我們事先說得好好的,要當面簽收,我有相關記錄可以證明的,但她一定要去車里看,而且過了20分鐘才返回郵局說自己沒收到貨。”賣家認為,買家不夠誠信。
法官:雙方都有道理,我們近期將前往蘇州海關調查此事
江陰法院的法官表示,現在郵寄過程中遺失貴重物品的情況很多,在江陰,也出現過一張承兌匯票從一個鎮寄到另一個鎮就遺失了,中間怎么遺失的,很難講,也出現過是快遞員拿走了貨品的情況。
目前,法院收到的有力證明就是海關出具的繳稅單子。海關的抽檢是否像賣家所述,存在隨機性和數量上的不精確性,是斷案的一個很重要依據。至于包裹從
空姐代購、留學生代購……各種代購成了一項很熱門的購物方式,法官提醒大家,代購是逃避關稅的一種非法行為,也存在著很多風險,大家一定要謹慎小心,最好不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