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暖男”這個新興名詞最近非常火,特指給人溫暖感覺的男子,他們通常細致體貼、能顧家、會做飯,更重要的是能很好地理解和體恤別人的情感,這類男子也特別受女孩子的歡迎。可是女同胞們,當你們結識這樣的“陽光暖男”時可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腦,要多長個心眼,因為你遇到的可能是個披著“陽光暖男”外衣的騙子!姑蘇法院近日對近三年來審理的借婚戀交友的名義而事實的詐騙案進行分析發(fā)現,這類案件呈逐年遞增的趨勢,且詐騙個案數額及涉案總額均大幅度提高。而微信、婚戀網站、婚姻介紹所等也成為了這類案件滋生的溫床。

 

已婚企業(yè)高管冒充鉆石王老五詐騙“大齡剩女”兩萬余元

 

許倩今年30歲,擁有著不錯學歷的她是個事業(yè)型的女人,可是在工作中成績出色的她感情生活卻是一片空白,眼看自己快要步入剩女的行列,她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在某知名婚戀網站上注冊了一個賬號。沒過多久網站上就有一個叫汪哲的男子來和許倩聯(lián)系,他自稱是一家中型企業(yè)的負責人,被許倩照片中不俗的氣質所吸引,兩人在進行了初步了解后便見了面,汪哲談吐不凡并且幽默風趣,許倩對汪哲的印象很是不錯。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汪哲對許倩展開了猛烈的追求,不光平時噓寒問暖對許倩特別關心,當許倩在工作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時汪哲總能很好的開導她并且給她一些中肯的建議,這些舉動都令許倩對汪哲非常的動心,汪哲就像是她生活中的一抹陽光,溫暖著她,兩人很快成為了男女朋友,汪哲也許諾今后一定會娶許倩。直到兩人交往的第四個月的一天,汪哲一臉焦急地找到了許倩,告訴她自己的公司出事了,環(huán)保檢查出了問題,環(huán)衛(wèi)局要罰款,否則就要責令關門。眼見情人似乎真的遇到了麻煩,許倩也很著急,但手頭現金有限,她先給了汪哲五千元,又去銀行取了兩萬元,全都給了汪哲。可汪哲拿到錢后就開始玩起了失蹤,發(fā)現不對勁的許倩這才報了警。法院最終以詐騙罪判處汪哲有期徒刑十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六千元。

 

法官說法:大齡剩女是網絡交友騙局中的常見受害者,騙子們瞄準了大齡剩女求嫁心切的心理,把自己偽裝成穩(wěn)重可靠,事業(yè)有成的樣子,且大多會在交往初期便許諾會與其結婚來穩(wěn)住受害者,一步步瓦解受害人的戒心,在一系列鋪墊行為成功后,騙子便開始為自己編造一些生意遇到困難、投資股票被套牢、買房需要交首付等借口,騙取被害人財物,然后逃之夭夭。法官提醒各位大齡未婚女性,在網絡交友時,一定要保持良好心態(tài),學會自我保護,在無法確認對方真實身份和真實目的的情況下,更要多加謹慎。

 

已婚男子找尋刺激  女白領無辜“被小三”

 

小米今年25歲,在一家外企就職,雖然小米長得嬌小可愛可是每天公司家里兩點一線的生活讓小米很難結交到異性朋友,經歷了幾次相親失敗后,小米決定自己去尋找另一半,想到周圍有同學是通過陌陌交上男朋友的,小米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也注冊了一個賬號,沒過多久就有人和她打招呼,對方自稱和小米同歲叫李超,也在外企上班,兩人共同話題很多,聊得也很愉快,并且在不久后就見了面。李超長了一張娃娃臉看上去陽光開朗,正是小米喜歡的類型。兩人很快確立了關系,在接下來的三個月里性格外向的李超常常會制造一些小浪漫小驚喜,有時中午會去找小米一起吃午飯,有時還會送下午茶給小米和她同事,只要小米開口,李超沒有什么事是不答應的,這讓小米周圍的人都很羨慕,而在小米心中早已認定了“陽光暖男”李超就是她的另一半。可是令小米萬萬沒想到的是,一天小米突然接到一個陌生女人的電話,稱自己是李超的老婆,并且張口就罵小米是“小三”,小米怎么都不愿意相信李超已婚的事實,可是在看了自稱李超老婆的女人發(fā)來的他們的結婚照以及兩人還未斷奶的女兒照片后,小米死心了。可是李超老婆并沒有就此罷休,她不知怎么找到了小米所在的公司大鬧了一場,為此小米不僅丟了工作,名譽也受到了極大的損害。小米越想越氣,自己也是受害者于是一紙訴狀將李超的老婆王某告上了法庭,以其行為嚴重侵害名譽,造成精神損害為由,要求王某公開賠禮道歉。經過法院的調解,小米最終與王某達成了調解協(xié)議:“王某停止對小米的名譽侵權行為,不在公共場所發(fā)表侵犯小米的名譽言論。”

 

法官說法:同樣作為受害人,王某因為自己丈夫的背叛,為了維護自己的婚姻家庭而向小米發(fā)難,情有可原。但因此而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實屬不當。本案中丈夫李某,作為哺乳期孩子的父親,其在和小米的交往中已經存在主觀欺騙的故意,一旦涉嫌重婚,則將受到法律的制裁。而像小米這樣剛大學畢業(yè)沒多久的女生也是感情騙子常常會瞄準的對象,法官提醒年輕女性一旦受騙上當一定不要出于“面子”甘愿忍氣吞聲。

 

離異女婚介所欲尋真愛  遇婚托被騙錢財

 

阿娟今年41歲,經營著一家服裝店的她早年離婚后獨自撫養(yǎng)女兒,為了女兒,阿娟一直沒有再婚,如今女兒長大了,阿娟覺得是時候可以找尋自己的幸福了,雖然如今婚戀交友網站很火,可是阿娟是個傳統(tǒng)的人,她覺得網絡不可靠,于是找到了一家經營多年的婚姻介紹所,工作人員在了解了阿娟的情況后拍著胸脯說肯定給她找到一個滿意的對象,沒過多久,阿娟還真的就接到了婚介所的電話,說有個男的叫董磊,比她大五歲,也是離異帶著小孩生活,各方面條件都符合阿娟的要求,兩人很快在婚介所安排下見了面,雖說是第一次見面,但相似的生活經歷讓兩人很是投緣,彼此都留下了好印象,很快兩人便開始了以結婚為前提開始了同居生活,阿娟平時要忙生意,董磊就幫著她料理家務,踏實肯干的董磊成為了阿娟堅實的后盾,這讓多年獨自打拼的阿娟感到非常溫暖,對董磊也是百分百的信任,可是接下來董磊先是以自己生日、女兒要買平板電腦為由向阿娟索要了一部智能手機以及平板電腦,早已把董磊當成一家人的阿娟并沒有在意,可接著董磊又以出差需要用錢、開公司缺錢等原由問阿娟借了36000元,并且借到錢后董磊便開始有意無意的疏遠阿娟,手機也常處于關機狀態(tài),阿娟這才察覺事態(tài)的嚴重性,于是報了警。原來董磊是個職業(yè)婚托,專騙像阿娟這樣的離異女子。雖然最終董磊如數退出了全部贓款、財物。最終,法院以詐騙罪判處董磊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兩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

 

法官提醒:交友騙局中的常見受害者便是離異女性,年齡多在30歲到40歲之間。一部分是自己做一點小生意,離婚的原因多是對原有的丈夫不滿意,認為他沒有本事,和自己沒有共同語言。另一部分則是,丈夫事業(yè)上做得比較有成就,但是出現了第三者,離異后她得到了一定經濟補償。而針對這兩部分人群,騙子所選用的手法也是各不相同。針對第一部分人群,騙子往往扮演了成功人士的身份,在與對方網上交流時,騙子會盡量展示自己成熟穩(wěn)重的一面,講述自己生意的成功經驗,如何為人處事,獲得對方的芳心。而針對第二部分人群,騙子則會以小綿羊的形象出現,百倍獻殷勤,一天十幾個電話去關心對方,最終得到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