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后,賠償了他人近70萬元。原本認為保險公司不可能賠償。孰料一好友自告奮勇前來作證,心中又燃起了通過保險理賠彌補損失的希望。孰料好友卻是作的假證。最終,作假證者被拘留14日,肇事者的起訴被依法駁回。

 

轉賣車輛未登記 電話投保用原名

 

如東男子牛某與章某系多年好友。2011年,牛某欠章某的貨款,章某提出想買一輛二手車,但是苦于市場上二手車的車況不是很了解,而此時,牛某正想將自己開了幾年的別克轎車出手,兩人一拍即合,即以尚欠章某的貨款沖抵車款。考慮到變更手續比較麻煩,而雙方又是多年朋友,兩人在草簽了買車合同后就沒有再到車管所辦理變更手續。車輛交付時,牛某特意提醒章某要注意及時續保。201336,轎車的責任保險將要到期,章某委托另一朋友遂電話打了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的客服電話,要求投保電話車險。為了避免投保時的麻煩,在電話投保時仍然以行駛證上載明的牛某自稱。電話中,保險公司客服人員向張某告知了相關注意事項,并特別提醒章某“無證駕駛,駕駛證或行駛證過期,酒后駕駛,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等情形下的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將不予理賠。章某對此表示同意。當天,章某以牛某為被保險人投保了保險金額為50萬元的第三者責任保險,并在保單上簽了牛某的名字。保險合同期間自2013315零時起至201431424止,并按約支付保費人民幣1131.83元。

 

好友幫開發生車禍  怕受罰逃離現場

 

2013510,章某喊了自己的好友詹某一同外出吃飯。席間,章某自認為酒量可以,遂喝了不少酒。晚上九點左右,兩人吃完飯后準備回去。章某提出自己酒喝多了,不能開車。此時,好友詹某自告奮勇地表示自己愿意來開車。當晚920分左右,詹某駕駛著轎車行駛至南向北行駛至掘港鎮青園南路如東縣公安局交通巡邏警察大隊門前南北路段,遇有前方同向駕駛二輪摩托車的女青年徐某,兩車發生碰撞,致徐某身受重傷。事故發生后,詹某因害怕事故累及自身,遂棄車逃跑。后徐某于當月12日死亡,詹某逃跑后又自動投案。

 

交通事故負全責  交通逃逸觸刑律

 

該起事故經如東縣公安局交通巡邏警察大隊認定,詹某承擔事故全部責任。隨后,詹某與徐某家屬達成賠償協議,向徐某家屬支付了698000元賠償款,并取得了被害人近親屬的諒解。

 

但因詹某涉嫌犯交通肇事罪,其于2013513被如東縣公安局刑事拘留,同月20日被取保候審。2013722如東縣人民檢察院以詹某犯交通肇事罪,向如東法院院提起公訴。

 

庭審中,詹某的辯護人提出,詹某系過失犯罪,且存在自動投案初犯等情節,同時認為詹某不具有肇事后逃逸的情節,故請求法院對詹某從輕處理。

 

如東法院審理后認為,詹某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駕駛機動車輛,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一人死亡,事發后棄車逃逸,其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紤]到其事發后主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可適當從輕處罰。最終,法院判決詹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

 

巨額賠償心有不甘  為獲理賠原車主主動作證

 

刑事案件處理完畢后,詹某松了一口氣。但一想到賠償了將近70萬元,心中仍然不免難過。但他人的一句提醒,瞬間又讓詹某感覺到了希望,車輛投保了商業保險的,賠償的70萬元可以通過向保險公司追償挽回部分損失。然而,進一步的思考發現,“酒后駕駛,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等都是保險公司合同訂立時的免責條款,而詹某屬于交通事故肇事逃逸,顯然不符合理賠條件。

 

這時候,同是好友的車主牛某主動站了出來,其提出只要讓其出庭作證,其有辦法讓保險公司理賠。他同時要求實際車主章某不要出現。盡管不知道牛某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大家還是同意了牛某的意見。

 

20131118,牛某作為證人出現在了法庭上。庭審中牛某提出當日是因為與詹某一起吃飯,詹某有急事,遂將車借給詹某開的。牛某提出投保時是自己到被告保險公司營業部辦理的,他否認了投保時保險公司向其進行了免責提示,同時提出保險公司庭審出具的投保電話號碼及錄音內容均不是本人的。

 

為了進一步查明該案的事實,承辦法官依法調取了詹某的刑事卷宗。在交通事故發生時的公安機關談話筆錄中,牛某已經承認自己將車出售給了章某,并且指出后來的相關事項都是章某處理的,保險也不是自己買的。

 

案件真相大白  法院依法駁回起訴

 

原來,牛某深知詹某要想打贏官司,關鍵在于保險公司是否可以免責。因為保險公司的合同屬于格式合同,如果在簽訂合同時沒有就“交通肇事逃逸不理賠”這些免責條款進行特別提醒,保險公司仍然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因為行駛證上記載的是牛某本人的名字,投保時也是以牛某本人的名義進行的。所以牛某站出來作證,就可以否定保險公司提供的免責告知錄音等證據,進而達到要求保險公司賠償的目的。

 

據此,案件承辦法官認定牛某在法庭上作為證人作了虛假陳述,遂依法作出對牛某拘留14天的決定,將牛某從2014117拘留至130。后因牛某認罪態度較好,122,牛某被提前釋放。

 

最終,法院審理后認為盡管肇事車輛行駛證登記的車主為案外人牛某,但案外人牛某已將該車出賣給案外人章某,案外人章某以案外人牛某的名義向被告投保了電話車險。被告保險公司在電話中已經明確告知其免責內容。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屬于已經告知的免責范圍。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二條的規定,通過網絡、電話等方式訂立的保險合同,保險人以網頁、音頻、視頻等形式對免責保險人責任條款予以提示和明確說明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其履行了提示和明確說明義務,故法院認定保險公司對免責條款已經履行了提示和說明義務。

 

226,如東法院一審依法駁回了詹某的訴訟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