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情深但也不宜越界 婚介服務更需規范謹慎
作者:姚燕彬 龔悅 發布時間:2014-02-25 瀏覽次數:536
前段時間,有位中年男女來到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向工作人員講述了一家婚介服務所的一些不當行為,提出要以他的名義起訴該婚介服務所。接待人員了解到,其所講述的婚介服務合同的主體是其女兒,便引導其變更原告主體,讓女兒直接到法院起訴。但這位父親遲遲不肯應允,在溝通中他道出了原委,原來他擔心女兒成為“剩女”,替其到一家婚介服務所報了名,怕訴訟會累及女兒的名聲。經過接待人員的釋明,這位父親才接受了法官的建議,答應讓女兒直接到法院起訴。
案件還需經過法院的審理,但從中透露出的社會問題值得關注。催促子女盡快解決個人問題,這是不少家長的慣常做法。當下適齡男女青年的婚戀狀況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快節奏的工作、固定的生活圈子再加上電視銀屏、親戚朋友的轟炸,擺脫“剩男剩女”儼然形成了一場甚囂塵上的戰爭,而如何理性地看待這一問題,并尋找適當的途徑加以解決,已經成為適齡男女青年及其父母必須嚴肅思考的問題,切忌“病急亂投醫”。
法官提醒:
巨大的婚戀需求帶來了婚介市場的繁榮,但市場管理的缺失也導致了中介行為的失范。據了解,在本案中,婚介所為
在本案中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