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日上午,當事人王某將一面寫有“明察秋毫,求真務實”八個大字的錦旗送到了徐州開發區法院民庭謝龍法官的手中。一起發生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經濟糾紛,在徐州開發區法官們的不懈努力下終于調解結案,當事人王某順利地拿到了一萬四千余元現金,實現了社會效果與法律效果的有效統一。

 

原來,2004年因機構改革,原銅山縣大黃山鎮林業站并入銅山縣大黃山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該中心系事業單位法人。2000330日,被告大黃山農技推廣中心已退休會計周廣濤出具欠款證明,證明記載被告拖欠王成剛1997年至20003月工資、獎金等勞動報酬計14481元。此后,長達十余年的時間后王成剛一直不斷地向大黃山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及大黃山鎮政府的領導反映情況、要求解決,前后歷經大黃山農技中心多任主任和大黃山鎮多任鎮長,但一直未能追回工資。                                                                                                                                                                                                                    

 

最終,催要無果的王成剛抱著對法治的信任和希望開始選擇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201384日,王成剛遂向徐州開發區法院提起訴訟。徐州開發區法院經審理后認為,王成剛與大黃山農技推廣中心之間的人事聘用關系成立,大黃山農技推廣中心對工資支付承擔應舉證責任,拒絕提供或者在規定時間內不能提供有關工資支付憑證等證據材料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王成剛提供的工資數額及其他有關證據直接作出認定。本案中,由于大黃山農技中心沒有提供證據證明其已向王成剛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應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故王成剛要求被告支付的勞動報酬的欠款14481元應予以支持,同時對大黃山農技中心拖欠工資的違法行為應予糾正。

 

為此,合議庭法官積極履行人民法院的法律監督職責,多次向大黃山鎮政府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及其上級主管部門釋名法律關系。最終在人民法院的法律監督下,大黃山農技推廣服務中心主動向王成剛支付了拖欠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