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快點幫我們去淮安執行吧,工人們都等著工資過年呢。”說話的是宜興某公司的負責人。臨近年底,公司工人都等著發錢,可企業的貨款還因為之前的糾紛被拖欠在外地,無奈之下他只能求助于法院,請法院立即立案執行其在外地的5個案件。

 

卻來自5個案件,要去5個地方執行,時間緊、任務重,但想到工人等待工資的急切心情,法官二話沒說就前往淮安執行。“這次有5個被執行人,分散在5個不同的鄉鎮,最遠的鄉鎮離市區有80余公里,所以我們要好好籌劃一下,尋找最合理的路線。”為了節約時間,法官們一邊趕路,一邊拿出地圖商量執行路線,連民事裁定書等相關法律文書也都在車上事先填寫好。由于準備充分,剛到淮安,第一、二個案件就都順利地劃款成功了。

 

法官們接著來到第三站涇口鎮,剛到銀行不到五分鐘,被執行人就帶領78個人過來阻攔。他們攔在銀行窗口,并對銀行工作人員說不能讓法官查詢賬戶、扣劃或凍結錢款。“有事我負責!”被執行人底氣十足地將法官推出銀行,拒絕配合法官的執行工作。出于安全的考量,法官決定先撤離逕口直奔下一個執行地。為此,第二天一早,執行人員就來到仇橋準備劃款,沒想到當地被執行單位也來到銀行,5個人一擁而上,請法官不要凍結賬戶。面對阻撓,法官據理力爭,向被執行人講解相關法律法規,最終說服了被執行人,成功劃扣款項28萬余元。接著,法官又再次返回涇口鎮銀行準備凍結,被執行人聽到風聲再次帶人阻攔,法官嚴正地向其說明阻攔法院執行公務所承擔的法律后果,終于沖破重重阻攔,將被執行人賬戶凍結。

 

當法官驅車50多公里來到最后一站三堡鄉時,時間已經是第二天中午。看著最后一筆錢劃款成功,法官才算真正松了一口氣。拿到法官辛苦執行回來的120余萬元,公司負責人緊緊握住法官的手,激動地說:“這下工人們可以過好年了,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