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海(化名,14周歲)收到的不光是少管所的釋放通知書,還從馬法官手中接過一張入學通知書。在經歷了一年六個月的“高墻”生活后,眼前的“雙喜臨門”對小海及家人來說是個巨大的喜悅。他們眼眶濕潤,無法窮盡對法官和社會愛心人士的感激之情。

 

一年半前一念之差  花季少年投毒獲刑

 

2012422日,淮安市淮安區某中學初二學生小海(化名,14周歲),晚自習期間因老師沒收其手機未還,擔心父母責問而心生怨恨,第二天,小海趁人不備,將其事先從自家廁所內所獲取的 “呋喃丹”(高毒農藥)投放到該中學食堂的湯桶內,致60余名學生和1名食堂工作人員不同程度中毒。

 

案件經淮安區法院少年庭審理后,認為小海出于個人報復泄憤的目的,在學校食堂的湯桶內投放高毒農藥,致六十余人發生中毒癥狀,危害公共安全,最終以投放危險投放危險物質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

 

判決生效后,小海被送往了鎮江市句容少年犯管教所改造,因一念之差,小海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離開家鄉爹和娘,離開了自己心愛的課堂。

 

各方人士溫情幫教  少年悔罪重新做人

 

該起投毒案在學校和社會引起了較大的影響。承辦法官認真查閱起訴材料,充分做好庭前調查,分別到小海學校、家里和看守所全面了解情況。馬法官知道小海性格內向、脾氣倔強、“重感情”后,邀請了區關工委領導、心理老師和小海的父母一起參加“圓桌審判”,面對和藹可親的法官、朝夕相處的親人和溫馨的法庭氛圍,小海承認了犯罪事實,流下了悔恨的淚水。

 

小海在少管所的生活改造牽掛著少年庭法官的心。一年來,法官們和曾經參與過此案的社會人士三次“探監”,給他送去生活用品和鼓勵關懷。得知小海在改造期間,積極主動,表現較好,還爭取到了一次減刑的機會,馬法官感到十分欣慰。

 

交談中,法官了解到小海想出去后繼續念書,做個有用的人,在今年中秋節回訪時,還特地帶了幾本初三年級的課本給小海,讓他不落下課程,待服刑期滿繼續回到課堂中。

 

愛心法官多次奔走  力助少年重返校園

 

幫助小海重新返回課堂,是馬法官給小海的一個承諾。考慮到原學校熟悉的一切會讓小海重新回憶起自己“不光彩的過去”,加之原校方對接受小海返校復學也表現出難言之隱,馬法官便開始重新“物色”別的學校,在奔走了幾家學校后,馬法官感覺事情并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容易,這幾家學校并不樂意接受這個“問題少年”。

 

“不能放棄,一定會有轉機的。”馬法官內心很堅定!他隨后與區關工委聯系,為小海返校的事多方奔走,數次去到教育部門溝通協調,希望教育部門對這個曾經迷失的青少年不歧視、不區別對待,在學習和生活上盡可能的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幫助。

 

在各方關心和努力下,終于為小海聯系到了一所當地的愛心學校。在開學前夕,少年庭法官們還為小海辦好了上學的一切手續,拿到了那張來之不易的入學通知書。因小海家庭比較困難,愛心學校還為小海減免了一年的學雜費,減輕其上學的各種負擔。

 

在接小海回家的途中,馬法官鼓勵小海,希望他在新的環境中能夠有新的開始,重新樹立信心,以優異的成績來回報大家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