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蘋果iPhone手機受人們熱捧,被稱為“街機”,殊不知也被不法分子稱為“硬通貨”。記者從蘇州金閶法院獲悉,一些不法分子把賊眼盯牢了蘋果手機,僅有該院在今年45兩個月就審理了20多起偷盜蘋果手機案件。蘋果手機偷盜者一般喜歡在網吧、醫院、大超市賣場和公交車等場所下手,因此,蘋果手機一族出門時看緊點你的時尚寶貝。

 

網吧、醫院、大賣場和公交車是“重災區”

 

今年36歲的徐某是湖南耒陽人,2005年曾因詐騙被行政拘留。今年219日傍晚6時,徐某在蘇州閶胥路一家網吧轉悠,看到一上網男子趴在桌上睡著了,而他的蘋果iPhone4手機正插在桌下電源插座上充電。徐某向網吧管理員申請了該男子的隔壁座位,一邊上網,一邊伺機盜竊。10分鐘后,他確定該男子已熟睡,就迅速拿走了桌下的蘋果手機,到前臺結賬離開。該案發生后,警方調取了該網吧監控錄像和徐某的上網信息。228日,徐某被公安機關抓獲。424日,法院以盜竊罪判處徐某有期徒刑12個月,并處罰金2000元。

 

除了網吧,醫院、大超市賣場和公交車也是偷盜者作案的重點場所。今年2月起,外來人員李某、程某和周某在蘇州合伙行竊,他們經事先分工,李某負責掩護,程某負責下手,周某負責轉移贓物。僅僅半個月,他們共盜竊20多個蘋果手機。得手后,他們把手機迅速賣給一些電子市場銷售蘋果產品的攤位,經過翻新改裝再次銷售。

 

程某歸案后供述:“我們主要偷蘋果手機,因為這最容易變現。其他東西是順帶的。在街上看到有人低頭玩手機或聽音樂,多數是蘋果手機。跟蹤一段時間,找機會下手。”

 

借手機打電話,2天偷了5只“蘋果”

 

20111021日、22日兩天,39歲的福建省羅源縣人邢某先后在我市盜竊5只蘋果手機。

 

1021日上午11時許,邢某在蘇州三香路一家咖啡店以借手機打電話為幌子,誘騙保某把蘋果iPhone4手機臨時借給他打個電話,趁保某不備,邢某拿著手機溜走了。當天下午,邢某又在高新區一家飯店,采用同樣的方法,把王某的蘋果手機騙走了。第二天中午和下午,邢某又在觀前街、運河路、石路的三個餐飲店,用同樣的手法騙得3只蘋果手機。

 

20111111日,邢某被蘇州警方抓獲。經價格鑒定,邢某在2天內共作案5次,騙得5只手機價值20270元。案發后,邢某的家屬退賠了贓物折價款。

 

庭審時,檢察機關以盜竊罪對邢某提起公訴。被告人邢某及其辯護人認為本案應定性為詐騙。金閶區法院審理認為,盜竊罪是犯罪人通過秘密方式獲得權利人的財物,詐騙罪是犯罪人基于權利人的自身意思獲得財物。被告人邢某分別從5個被害人借用手機,后趁被害人不備持手機秘密離開現場,對財物的占有應認定為盜竊。

 

522日,金閶區法院以盜竊罪判處邢某有期徒刑46個月,并處罰金5000元。

 

蘋果手機銷贓快,每只至少賣2000

 

為什么小偷熱衷于偷蘋果手機?邢某給出的答案是:“蘋果手機滿街都是,價格也貴。我們這一行把蘋果iPhone手機看作是‘硬通貨’,得手后最容易出手,隨便找個小店小攤至少能賣2000元。”

 

昨天,記者在金閶區法院獲悉,該法院僅4月、5月就審理了20多起偷盜蘋果手機案件,不法分子把作案目標盯牢蘋果iPhone手機。散兵游勇式的盜竊者基本把贓物賣到我市一些數碼電子市場或蘋果產品店攤。一些商家明明知道這些手機是怎么來的,卻裝聾作啞,以2000多元的價格收下市場價4000元左右的蘋果iPhone4手機,然后進行改裝或翻新處理后再變賣,從中獲得高額利潤。而一些盜竊團伙則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形成了偷、改、銷“一條龍”生意。

 

該院法官表示,在司法機關查獲、審理這類案件的同時,希望有關政府職能部門加強對數碼電子產品二手流通市場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