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做了違法的事,我對不起我的爸媽,還有我的妹妹,我希望妹妹能夠好好讀書,是我這個做哥哥的給他們抹了黑,我心里好難受,我對不起他們……”面對冰冷的鐵窗,小碩眼里留下了懺悔的淚水。

 

【失落的青春】

 

小碩今年十七歲,下面有個正在上小學的妹妹。因為生在農村,家境貧寒,父親在他上小學的時候就外出打工了,平常也就是逢年過節回趟家,平時寄點錢回家,留下娘仨在家生活。在小碩的印象中,父親總是感覺有點遙遠,對自己生活學習很少過問,而母親也是忙于農活,很少做母子談心,交流。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下,養成了小碩內向,孤僻的性格,遇到事情不喜歡向別人請教,獨斷專行,還有上網的壞習慣。本是美好,向陽的青春年華,在小碩的內心里開始慢慢失落。這也是他日后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心理因素。

 

【一時的沖動】

 

因為缺乏家庭管教,小碩喜歡在網吧里長時間泡著,這樣開銷很大。而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父親打工的地方也不太景氣,寄回家的錢也少了很多,看著兜里的錢沒有了,小碩又回家向母親要。這次母親沒給,小碩反復要了幾次,都沒要到。于是就編造理由,說以前的同學想問自己借200元錢,自己又不好意思不給,而且同學很快會還。在他再三說辭下,母親拿出了200元錢,并囑咐他要快點要回來,這是他妹妹上學下個月的生活費。而小碩在拿到錢后,立即跑到縣城網吧上網,吃喝玩樂,不到4天即花光這些錢。其后母親多次催促,并一再強調是妹妹的生活費,而小碩總是以各種理由推辭。這次母親又催他要錢,并說明他妹妹回來拿生活費了,讓他晚上回家一定把錢要回來。這時小碩感到有點害怕,怕回家拿不出錢,而自己又必須弄到錢給妹妹。萬般無奈下,他想起了電影里的情節,搶錢的念頭在腦海浮現出來,于是在雜貨店買了把刀,趁黑摸進了一家屋內,將刀架在了主人脖子上,搶到了兩千余元及兩部手機。

 

【無情的法網】

 

作案后沒跑多遠小碩即被路過的村民制服,最后警察來了,帶走了他。檢察院以搶劫罪起訴小碩至法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第(一)項規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入戶搶劫公私財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考慮到小碩系未成年,認罪悔罪態度較好,為使其早日回歸社會,法院決定對其減輕處罰,最終以搶劫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七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00元,犯罪所用的刀具沒收,上繳國庫。

 

【深深的懺悔】

 

宣判完,小碩表示服判,并未提出上訴。想想今后幾年都要在鐵窗下度過,小碩留下了悔恨的淚水,并說出了上面的話。面對失去的自由,小碩也深刻認識到自己犯罪的嚴重后果,“如果再有一次選擇的話,我一定不會走(搶劫)這條路,我希望他們(被害人)能原諒我,我也希望爸媽能原諒我,還有我年幼的妹妹,我沒能做個好哥哥,真的好對不起他們……”庭前法院對小碩的成長經歷,教育情況均做了調查,發現小碩平時也沒什么不良表現,對父母也很孝順,這次犯罪動機用他的話來說就是“為了弄妹妹的生活費”,再加上看的電影電視,一時沖動,才踏上犯罪不歸路。為此,法院也對他進行了教育,向其指出今后要吸取教訓,加強文化知識和法律法規的學習,不再做對國家和社會及他人有害的事,小碩也表現出強烈的悔改決心。亡羊補牢,其未晚矣。希望經歷過這次深刻的教訓,小碩能真正的幡然醒悟,好好改造,永不再觸犯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