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男子偽造欠條騙財產
作者:朱先明 發布時間:2010-04-07 瀏覽次數:677
為了在離婚時多分一些財產,一名男子竟然以左手寫欠條右手簽字的方式,偽造了多張假欠條。沒想到這一伎倆在司法鑒定中露出破綻。日前,江蘇省連云港市連云區法院開庭審理一起離婚糾紛案,在法官當庭揭穿李某偽造欠條后,他不得不向法庭做了深刻的檢討,并表示會和女方好聚好散。
6萬欠款變成18萬
在多年的爭吵中,家住連云區的王某和丈夫李某的婚姻走到了盡頭,半個月前,王某向連云區法院遞交訴狀,要求解除與李某的婚姻關系。按照審理程序,法官幾天前進行了開庭前的例行調解工作。在調解過程中,丈夫李某突然拿出6張欠條,聲明要在還清夫妻共同債務后,才能分割財產,但王某拒不承認債務,并強烈要求法院進行司法鑒定。這一反常現象引起了承辦法官的注意,法官在查看證據時發現,有幾張欠條上借款方和出借方的筆跡似乎很相像,其中必定另有隱情。
為了證實心中的疑問,承辦法官當即對王某與李某進行了分開詢問,結果發現雙方對借款的描述有極大出入。王某陳述是女兒上學時,夫妻共同出面向親友借了6萬元,借錢時當場打的欠條;而李某則陳述是他單獨向親友借的,是友人寫的欠條他簽的名,且數額不是6萬元,而是18萬元。隨后法官又叫來王某和李某兩人當面對質,當王某陳述完借款經過后,李某矢口否認。
司法鑒定讓真相大白
鑒于理清欠條糾紛是財產分割的前提,經過法官建議,王某向法院司法鑒定部門遞交了申請,委托司法鑒定專家對欠條的筆跡作出權威鑒定。鑒定結果顯示,6張欠條中,只有一張6萬元的借條,是夫妻共同出具的,而其他5張共計12萬元的借條則出自同一人之手,且時間前后矛盾,并有添加的痕跡。
在鐵證面前,李某終于講出了事情的原委。原來,李某為在離婚時多分得一些財產,竟自導自演了假借款的鬧劇,他用左手寫了5張假借條共12萬元,然后用右手簽名,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只是沒有想到,左右手的筆跡雖不相同,但字體的結構和書寫習慣一樣,這一破綻當然逃不過司法鑒定專家的眼睛。
看到自己精心策劃并偽造的欠條,剛進入庭前調解階段就被法官識破,李某尷尬不已。在法官嚴厲的批評和法律知識教育下,李某終于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向法庭做了深刻的檢查,并表示會和女方協商償還6萬元債務后,爭取好合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