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贛榆法院執行局。隨著贛馬鎮大高巔村委會與張未來執行和解協議的達成,一件即將引起矛盾激化的執行案件得以順利執結,情緒極為對立的雙方當事人終于化干戈為玉帛,握手言和。

 

200874,贛馬鎮大高巔村委會(甲方)與張未來(乙方)簽訂合同書,約定由張未來承攬贛馬鎮大高巔村新農村服務中心建設工程。工程竣工后,工程的總審定價為2111247元,大高巔村委會支付張未來工程款975000元。20091130,由于大高巔村委會沒有按約支付剩余工程款,張未來向贛榆法院提出訴前保全申請,該院依法裁定凍結大高巔村委會在贛馬鎮農村商業銀行的銀行存款1600000元。由于該款系贛榆縣創聯公司支付給大高巔村委會127畝土地儲備地塊地上物賠償款和村民土地補償費的一部分,法院的扣押引起了大高巔村民的騷動,他們揚言,不解除扣押,就到法院群訪、進京上訪。申請人張未來手下的農民工因不能及時拿到自己的血汗錢,又及年關將至,亦群情激奮,準備集體向上級有關部門討個說法,部分農民工甚至到市政府集體上訪。雙方劍拔弩張,各不相讓,群體性的大規模上訪事件一觸即發。

 

如此危急的局面,引起了贛榆法院領導的高度重視,該院顧長洲院長親自多次與贛馬鎮黨委政府進行協調。該案承辦人員一方面耐心向大高巔村村干部和村民反復宣講法律法規,一方面安撫農民工,承諾法院一定會依法辦事,將一碗水端平,還農民工一個公道。雙方情緒暫時緩解。

 

面對服務沿海大開發的大局,面對老百姓和農民工的切身利益,執行局在組織案件聽證的同時,沒有就案辦案,機械辦案,而是反復做雙方當事人的工作。針對當事人聚到一起就爭吵不休根本談不攏的局面,案件承辦人采取背靠背的方法分別與當事人談話做工作,從當事人的切身利益出發,實事求是地擺事實、講道理,苦口婆心地為當事人分析利弊得失,一次談不成兩次,兩次談不成三次,這樣的談話在執行局談,在田間地頭談,反反復復,不厭其煩。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院領導以及承辦法官的領導下,雙方當事人達成了和解協議,大高巔村的村民們如期拿到了土地補償款,張未來的農民工也將領到他們的血汗錢。雙方皆大歡喜,一場極易引起矛盾激化的案件,在贛榆法院領導及執行局同志們的努力下,最終得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