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法院采取五項措施強力推進裁判文書質量
作者:闞春波 發布時間:2008-09-10 瀏覽次數:1092
本網淮安訊:裁判文書質量不僅直接關系到法院的形象和審判的效果,而且也是最高法院指標體系中重要的一個指標,為進一步提高裁判文書質量和制作水平,增強司法裁判公信力,金湖法院采取五項措施,強力推進裁判文書質量。
一、完善裁判文書簽發制度。該院規定,對簡易程序案件的裁判文書一律實行“二審”制,即庭長初審、分管院長終審(簽發);對普通程序案件的裁判文書一律實行“三審”制,即合議庭初審、庭長再審、分管院長終審(簽發),并實行問題倒查追究制,這樣有效避免和杜絕了“帶病”裁判文書的發出。
二、完善法律文書校對制度。該院規定,裁判文書在簽發前必須經過三人三次校對,獨任審判的則分別由承辦人、審判組負責人、副庭長作為初校、二校、三校;合議庭審理的案件由承辦人(草擬人)負責初校并對裁判文書的說理、結構、格式負責,其他二人作為二校、三校。通過“三校”降低了裁判文書的語法和文字差錯。
三、建立裁判文書督查制度。該院制定出臺了《法律文書質量錯漏責任追究辦法》。該辦法規定,裁判文書由審管辦在評查卷宗時逐份進行質量評查,并將裁判文書的差錯分為嚴重差錯、較大差錯和一般差錯,并納入法官業績考核。
四、建立裁判文書評比制度。該院確立了月評比、半年評比制度,審管辦評查人員在每月評查卷宗時,評選初質量較好的裁判文書;每半年進行一次優秀裁判文書評比活動。由審執人員每人向審管辦提交兩份已結案件判決書、裁定書。審管辦評查人員對照優秀裁判文書評查標準進行打分,進行初評,后交由院領導和審委會委員組成的評查小組進行評查確定優秀裁判文書,并進行通報表揚、獎勵,記入法官業績檔案。同時將優秀裁判文書在院櫥窗中張貼,供大家學習借鑒。
五、建立裁判文書講評制度。該院采取季講評、年講評的形式,促進法官撰寫能力的提高。各業務庭局每季度必須開展一次優秀裁判文書講評活動,由庭長或資深法官對本部門一個季度以來,裁判文書的質量進行點評、講析,指出成績和不足,促使審執人員不斷提高業務水平。該院每年進行一次全院講評,由院領導或邀請專家對全院的裁判文書進行分類講評,歸納總結好的寫法,并予以推廣;指出全院共性不規范之處,以便在今后工作中予以改進。通過講評分析,進一步規范了該院裁判文書文體、樣式,裁判文書的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