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執行過程中當事人明明在家卻為躲避執行而不開門的難題,陽山法庭法官用智慧和耐心敲開被執行人的房門,順利執結一件多年未結的骨頭案。

 

201259日下午510分,陽山法庭庭長邊劍揚和書記員薛健剛從常州執行完案件回到法庭,還沒來得及準備下班,邊庭長突然接到申請人王宇(化名)的電話:“李偉的車就停在車庫里,人肯定回來了。”接到電話的兩人二話沒說,拿起案卷材料迅速驅車趕往王宇所說的萬達廣場。

 

李偉(化名)是2006年的一個案件中的被執行人,欠了王宇將近14萬元借款,一直在外面躲避,法院雖多次執行,但一直無法追查到他的行蹤,案件陷入僵局。近日,王宇從朋友那打聽到李偉換了新的住處,抱著碰碰運氣的想法,在李偉家樓下守了幾天,終于發現李偉的車突然出現在車庫,雖然想到法官可能此時已經下班而猶豫再三,但好不容易看到一絲希望的王宇不想放棄此次機會,還是撥通了法官的電話。

 

趕到萬達廣場后,王宇帶著邊庭長一行來到了XX21樓,可到了該樓層才發現有三戶人家,王宇不知道具體的門牌號。薛健靈機一動,提出用打電話并監聽哪一家門里面有人接電話的方式確定門牌號??紤]到自己的電話和王宇的電話號碼李偉都認識,肯定不會接,邊庭長向大樓保安隊長借了一個手機,一邊打給李偉一邊讓其他幾個人分別貼著三扇門仔細聽。電話接通了,可以確認其中一個門里有人接電話,由此鎖定了目標門牌號。接電話的是李偉的老婆:“李偉不在家!你們明天再來吧!”“不要騙人了,我們看到他的車停在車庫里,何況他不在家手機怎么在家!趕緊開門,不然我們打110來開鎖了!”經過一番斗智斗勇,門終于開了,此時的李偉無所遁形,只得乖乖跟著法官到陽山法庭。

 

到了法庭,李偉矢口否認:“借條上只有他自己的簽名,沒有王宇的名字,不能說明錢就是向王宇借的!而且原審判決時我也沒有到庭。”面對李偉的抵賴,邊庭長沒有直接反駁,而是耐心的跟雙方解釋,逐一解答李偉的疑惑,并向李偉釋明缺席判決原因以及法律后果。經過3個多小時的解釋和協調,王宇和李偉終于達成執行和解,由李偉分期支付王宇借款,李偉的妻子作為擔保人在協議上簽字,王宇也當場拿到了第一期執行款1萬元。簽完執行和解協議已是深夜10點多,雖然邊庭長二人早已饑腸轆轆,但是看到申請人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內心感到無比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