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涌動 關愛無限?無錫濱湖法院捐資助學后續報道
作者:李勤月 馬毅萍 發布時間:2007-08-14 瀏覽次數:1066
家住西園里社區的趙龍,家境貧寒,多年來與收養他的董惠英奶奶相依為命。董奶奶已年逾七旬,無收入來源,全靠子女贍養。趙龍則依靠每月300元的社會最低保障金和董奶奶子女的資助謀生,雖然經濟窘迫,但他自強不息,好學上進,憑籍超人的毅力和努力,2006年高考獲得567的好成績,以班級第一名的成績被蘇州科技學院計算機系錄取。
無錫濱湖法院黨組通過西園里社區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多次主動上門,專程就資助趙龍上大學的有關事宜與西園里社區進行了溝通、協商。濱湖法院領導帶頭,全員參與,計劃四年內,舉行連續性的募捐助學活動,以資助趙龍同學順利完成大學學業。去年趙龍同學開學時,該院還積極就趙龍的基本情況與學院領導進行了溝通。在知悉趙龍的成長經歷后,學院領導深受感動,當即開通貧困學生的“綠色通道”,全額減免了趙龍4500元學費及1500元住宿費。事后,該學院又為趙龍同學聯系了一名企業家,為其資助學習費用10000元(即每學年2500元)。另成功為其申請到了“國家助學金”(每學年1500元)。加上該院干警為其捐助的費用,趙龍同學四年大學期間的學習、生活費用已基本得到解決。
該院的捐助不僅僅停留于物質層面,更著眼于對趙龍同學全方位的培養。該院為助學活動精心構筑了“聯系人”、“聯系卡”、“聯系網”三位一體的互動模式。即指定專人作為聯系人,通過定期走訪、書信電話聯絡等形式關心被資助人的成長;陪同被資助人到校報到,與校方建立聯系卡,填寫反饋表,定期全面反映被資助人的綜合情況;強化與社區、被資助人家屬等的聯絡,網絡化跟蹤捐助活動的落實情況。該院領導多次語重心長地教育被資助人勿因貧窮而自卑,要自尊自立,用奮斗去開創美好的未來,強調從學業和能力兩方面綜合提升被資助人的素質,以達到全方位育人的助學目標。
該院在近日的慰問中獲悉,趙龍同學在大學第一年的學習中,很快適應了新環境,學習成績較好。讓我們共同祝愿:趙龍能克服各種困難,順利完成學業,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社會和親人的關愛。